返回第100章 大宋官制(3 / 4)  革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两万多官员根本不可能出现冗官,因为赵嘉仁推算大宋大概需要二十万官员。也就是,现在需要的是再通过各种制度招收十七万多官员来补足缺口。而不是传统中裁掉官员的官制改革路线。

    想到官员竟然要干吏的事情,徐远志叹道:“若是这样,那就太不善待读书人了。”

    赵嘉仁对此次谈话的结果很满意,上一次谈到这里之后,徐远志气的拍案而起,拂袖而去。此次徐远志至少肯和赵嘉仁谈论一下官制。

    赵嘉仁立刻道:“徐先生,我觉得咱大宋官制根本性的问题就在于官员不干活。他们之所以立功,是为了之后能够高高在上使唤别人。就以贾相公为例,若是贾相公先以自己的干事经历,拿出一个步骤清楚的方案和各部讨论。通过之后,再提出如何给执行的官员各种支持。也就是,他不是一个让大家侍奉的人,而是作为大家的靠山,作为支持大家,为大家服务的人。你他的地位会如何?”

    徐远志听了这话,想到自己遭遇到的被逼退休的耻辱,即便是如此有涵养的徐远志忍不住恨恨的道:“嘉仁所全是妄想。”

    赵嘉仁点点头,“就算是我的妄想,若是我当了相公,就这么去做,徐先生觉得官员们可否肯听我的?”

    徐远志继续摇头,“大宋是权相,嘉仁如此做,只怕有人就会看不起你。”

    “我又不是不教而诛,那时候处置了那些人,难倒还真的有人骂我暴虐么?”赵嘉仁笑道。

    徐远志被这个食人虎般的笑容弄到身上发冷,那是赵嘉仁发自内心的笑容,所以极有感染力。徐远志能从里面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意志力,而且徐远志也感觉这笑容里竟然有种正义的味道。的确,若是赵嘉仁真的能够做到他所的,违背的官员就缺乏正义性了。

    就在徐远志沉思的时候,司马考满面红光的施施然而入。看他挺胸叠肚的样子,是经过一番饱餐。瞅见徐远志居然还在,司马考讶异的问道:“徐知州怎么还在福州?”

    被人戳到了痛处,徐远志的表情还没有与赵嘉仁谈论官制改革那么激动。他努力淡然简单了自己的现状。司马考听完之后觉得也没什么好的,身为被强制退休的官员,司马考认为他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所以什么安慰根本没用。憋了片刻,司马考道:“我请徐先生去吃咖喱面吧。”

    这话还算有趣,赵嘉仁和徐远志都忍不住被逗乐了。

    大宋是存在送餐业,赵嘉仁和徐远志都在和夏璟开会,两人也饿了。于是到外面的饭铺下单点菜。没过太久,送餐的哥拎着食盒进来。打开之后,里面是热气腾腾的三碗面,还有金丝煎饼。

    三名进士们就着属于违禁品的牛肉干,边吃边谈。此时的主角就变成了司马考,司马考讲述了自己跟着部队前去河北打仗的事情。对于人烟缺乏的河北大地,司马考非常感叹,“河北平原真的是一望无际。而且河北真的没什么人,咱们福建路这么多没地的百姓,送去河北该多好。”

    听了这充满扩张思想的话,赵嘉仁只是笑了笑,继续埋头吃咖喱羊肉面。他其实很想搞出牛肉面,不过福州知州带头违法,这怎么都有些过了。

    徐远志表情严肃的低头吃面,他一个奔五的人,胃口已经远不如从前。自打吃起咖喱饭之后,他又能吃得下去饭。徐远志终于找回了吃饭的快乐。

    “徐知州”司马考刚吃了一大碗面,此时也不是急着再来一碗。他看徐远志的表情貌似不够支持,他道:“你没见到火炮的威力,所以觉得蒙古人不好打。火炮攻城之时极有用处。”

    徐远志并不喜欢司马考这种激进派,他咽下面条,抬头问道:“你想做武官么?”

    在大宋,从军并不是光彩事,做武官也没什么光彩。这一句话就把司马考给噎住了。

    赵嘉仁可不想让他团队里面唯二的两名进士无意义的争执,他插话进来,“火炮对付蒙古人也许好使,对付南海的蛮夷更好使。我之前给朝廷讲,募集无地的流民到南海开辟,现在已经有了花和霍乱的疫苗,我准备雇用百姓到南海开辟。最初自然是要修筑城堡,控制城外的土地。地方我都选好了。”

    既然赵嘉仁插话进来,司马考也没有和徐远志继续争执。他带着点不高兴问道:“却是哪里?”

    赵嘉仁拿出了一张地图,指着后世大概曼谷的地方道:“我们的船队已经在这里留下了人。此地距离狼牙修国很近,而狼牙修国并没有控制此地。我们在这里开辟的话,对我们的做生意大有好处。”

    徐远志看了看,问道:“这里距离福州多远?”

    “五千多里。”赵嘉仁随便给了个估摸的答案。

    听了这个数字,徐远志毫不迟疑的表态,“劳民伤财。”

    “不能这么算。”赵嘉仁忍不住较真了。他急急忙忙把面吃完,接着拿出一个黑板来,“建一艘船就算是一千贯,只要能控制航路,一艘船上水手0人就够。一名水手一年就算是五十贯,这就是两千贯。没有去壳的大米可以随便堆放,对船内结构要求不高。一艘船能运送至少两千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