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能。那怎么可能做到!兄弟你可以?”
“我也不行。”郝康笑道。他这也是看报纸的时候看到的,大宋赵官家让黄河改道之后,黄河故道没了水,原本的水份蒸发,黄河故道以前沉积下来的盐碱成份不再有大量流动的水源稀释,开始变浓,那些土地就变成了盐碱地。
却没想到赵官家另辟蹊径,移植了原本西北特产的胡杨树、灰杨、红柳等耐盐碱的植物。胡杨树有个特别的好处,等树木长到一定高度之后,在树皮上切个口子,就会逐渐渗出含盐碱的树汁,这些树汁凝结成被称为胡杨泪的盐碱块。
报纸上整篇都是对赵嘉仁的吹嘘,当时郝康对这种吹嘘十分不满,却没想到因此反倒对此事颇有印象。根据大宋报纸所说,土地里面的盐碱成份被胡杨树如同拔罐般给拔出来,经过几年定期收割胡杨泪,不让胡杨泪盐碱块再次落到土地上,盐碱地逐渐变成了林地。而且胡杨泪主要成份是食盐与小苏打,可以直接用于食用。
既然大宋能做到,和西北气候差不多的两河流域也应该能做到。郝康已经通过欧罗巴行省的贸易渠道向他提供胡杨树、灰杨以及红柳的种子。
脱脱原本以为郝康是要说些无聊的听不懂的话,却没想到听到一个如此奇妙的故事。他兴趣大增,追问起郝康细节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