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人止步于此,再难以寸进。
杨五读完了前面这一部分,才算是终于对“灵窍”和修炼有了个全面的完整的认知。她翻了翻后面,讲的便是如何炼气了。她大略翻了翻,又回到第一部分细读。入门第一步,便是打坐吐纳之法。先便是听息、入静、内观。
杨五试着盘拢双膝,两手捏诀,五心向天,闭目放松。
所谓听息,顾名思义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不是用耳朵听,而是用心去听。要真真正正的身心平静,隔绝外界干扰。这里要求的身心平静,要比人睡觉时的身心更“静”。但凡是人,清醒时便会不停的思考,便是在所谓“呆”的时候,其实也是被某件特定的事情勾去了心神。甚至睡觉之时,也会做梦,做梦便意味着脑中不静。
杨五读书之时,原以为什么听息、入静都不难。谁知道光是第一步听息便做不到。
这峰顶大约就只有她和冲禹两个人,又隔得老远,再无旁的干扰,环境非常幽静。她闭上眼,倒的的确确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却是用耳朵听到的。心中愈是想静,脑中却愈是思绪纷杂。她用了整整一个下午,才真正慢慢平静下来。不管是前世的还是今生的,各种杂乱的画面、思绪都被她摒除在脑海之外,慢慢的,她开始感受到了周围环境的“静”。
这里,是真的静啊。和炼阳峰有几分相似。她似乎听见微风的声音,隐约远处又有白鹤的清唳。但是最后,这些声音也都消失了,她再次听见了自己的呼吸声,并且清楚的知道,这一次不是用耳朵听见。
才听了几息,忽然有人“咦”了一声。这一声“咦”一入耳,本已万籁俱寂的世界突然响起了各种纷杂的声音,那些平静下去的思绪都翻了上来。
杨五睁开眼,才现外面天色已经昏暗,冲禹就站在她身前几步之外,神色间露出一抹惊异。
“你在入静?”他问道,随即看到了她身旁的那本《炼气初步》。
杨五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抬眼笑道:“看了这本书,就想试一试。真人,我能照着练吗?”
“无妨,便是凡人,常常打坐入静,也是可以养生益气的。”冲禹道。
只是,没有灵窍,终究不能引气入体,走上修炼之路,冲禹没说。他知道她聪慧,没想到一个下午,她便能入静了。
宗门收录弟子,通常都在五到十二岁之间,除非资质出众,否则很少收年龄更大的孩子了。而这些孩子,正是人生最调皮爱闹的阶段,入门之后纵是有专门的人管理教导,光是“听息”这一步,通常都要月余才能做到,要真正“入静”,三个月之内能做到的,都是要被夸奖称赞的。
入门看的是资质,然而修炼却不光靠资质,还要看悟性。
杨五,显然就是悟性极高的那种人。可惜,偏偏一窍不通,注定了迈不入修炼的大门。冲禹心下甚是惋惜。
“真人怎么过来了?是叫我用饭吗?”杨五问。明明传个声音来就可以,却要亲身而至,想来是有别的事。
冲禹回神。“饭食已到了,迎风丹也炼好了。你要先用饭,还是先服丹?”他问。
杨五诧异:“怎么这么快?先前我记得炼了好几天。”
“那时初改丹方,要不断反复试验,真正炼成,不过两三个时辰而已。”冲禹道。
“原来如此。那先服丹吧。”杨五道,“免得回头再疼得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