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八章 辽东一锅粥,被人抢先了(2 / 3)  南宋英豪传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智慧。在接下来的汇报中,孟九成听到了另外一个消息,却让他心情复杂。

    “卑职只是听说,来时匆忙,还未派人去求证其实。”胡广和看孟九成神色变幻,也不知道是喜是怒,忙补充道:“卑职回去后马上去问,如果属实,不知该如何处置?”

    胆子好大,好有冒险精神的商人。孟九成垂下眼睑,并没有马上回答。

    按照胡广和听来的消息,已经有商人从青岛去辽东贩马,当然不是卖给红巾军,而是贩到南宋。

    众所周知,南宋缺马,如果拥有一匹象样的马,就如同后世有了私家车般风光显眼。当然,你或许能买到驽马,但要能骑乘作战的战马,那就非常困难了。

    所以,从辽东贩马到南宋,绝对是暴利的买卖。有商人冒险为之,其实也不足为奇。

    让孟九成心情复杂的是,他以为这个主意只有他想得出来,且还在派人打探,根本没来及实施呢!

    问题还是出在孟九成的谨慎小心的心态,辽东纷乱,他觉得打探清楚形势,也是等财政再宽裕一些,再实行买马之策。

    当然,辽东自金廷南迁后,确实是一片乱局。

    自从金朝与蒙古的野狐岭会战一役后,金朝精锐尽没,衰败亡已见端倪。

    金主卫绍王对境内辽代遗民契丹人心存疑虑、戒备,恐其与蒙古人呼应;故下令境内各地,凡有契丹人居住者,须以二户女真夹一户契丹。

    这条命令,引起了辽东耶律留哥的愤怒。他出身辽朝皇族后裔。当时正是金朝辽东的千户,他趁金国上京(今黑龙江阿城)、泰州(今吉林洮安四家子)守兵调防之机,于1212在隆安(今吉林农安)、韩州(今吉林梨树偏脸城)起义反金。

    周围被金国压迫的百姓,纷纷加入。尤其是他前朝皇族后裔的身份,对契丹人,更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号召力。不及数月。起义军已成气数,后与耶的合兵,竟拥众十余万。

    一二一三年三月在上京临潢府,耶律留哥称王,国号辽,建元元统,史称东辽。

    随后,金国的咸平路招讨使蒲鲜万奴奉命征讨耶律留哥,率领着大军直逼辽河杀来。

    耶律留哥认为没有办法和如此强大的敌人相抗衡,便选择归附蒙古,与蒙古将按陈那颜结盟共同抗金。

    不久,辽金两军交战于迪吉脑儿(辽宁昌图),在蒙古军援助下,耶律留哥奇迹般地大败金军,初步稳固了新生的政权。

    而在另一边,金主竟然不但原谅了蒲鲜万奴,反而于第二年(1214年)升其为辽东宣抚使,在归仁县(今辽宁昌图四面城)率四十万大军,二战耶律留哥。

    由于蒲鲜万奴的轻敌,耶律留哥再败金军,并收服安东同知阿怜,尽有辽东州郡,遂建都咸平(今辽宁开原老城镇),号曰“中京”。

    由于金国对蒙古战争连年不利,国力迅速衰弱。蒲鲜万奴预测到金国即将灭亡,竟然也在一二一五年春发动兵变,反叛金国。蒲鲜万奴在东京建都自立为天王,国号“大真”,年号天泰,史称东夏国。

    尽管耶律留哥和蒲鲜万奴这两个家伙都造反了,却没和好的迹象。

    蒲鲜万奴再度发兵,以攻取金国上京为战略目标,迅速占领了咸平、东京、沈、澄等州,接着又进攻婆速府路,攻掠上京城等地,只派副元帅移剌都镇守东京。

    而耶律留哥趁机偷袭东京,败移剌都,城破。但耶律留哥无意久居,劫掠一番后离去,蒲鲜万奴才得以收复东京。

    虽然耶律留哥当时的兵锋极盛,群臣劝他称帝,完全摆脱蒙古影响。但耶律留哥不听,于贞祐三年(1215年),赴北朝觐蒙古成吉思汗,被赐金虎符,仍号辽王。

    蒲鲜万奴和耶律留哥这两位老兄在辽东打来打去,辽西锦州的地主武装张鲸兄弟坐不住了,聚兵十万,杀死金国派驻的节度使,割据锦州,自称临海郡王。

    等到木华黎和蒙古军队到来,精明的张鲸决定以退为进,暂时投靠木华黎,等待东山再起的良机。

    贞祐三年(公元1215年),铁木真下诏木华黎,要求张鲸统领十提控兵,跟随脱忽阑阇里南下攻略辽西诸州县。

    但张鲸并不打算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蒙古人来管理,先是行动缓慢、拖延时间,接着是在平州装病,想偷偷溜回锦州中继续当他的临海郡王。

    可惜,未逃到锦州,张鲸便被石抹也先擒获,为自己的野心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张鲸之死彻底激怒了锦州城中的张致,将张致推向了极度仇视蒙古的一方。

    贞祐三年(公元1215年)冬,张致利用自己的威望和人气,利用大哥张鲸的被害事件,率部杀死蒙古派驻锦州城内的监军,迅速称帝建国,自称汉兴皇帝,改元兴隆。

    接着,张致率领锦州军团开始向以锦州为中心的辽西其它各处州县急速扩张,并且迅速攻占了平、滦、瑞、利、义、懿、广宁等州县,成为独霸辽西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到目前为止,孟九成得到的信息是辽东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