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老头不会做时,他难得对此表示赞同,不过话音一转,他又道:“额们两个摊位,一次转街就换回七百二十斤面粉,六百四十斤小麦,不种地荒着都够吃,养鱼还怕亏本?”
夜色已深,抬头便可看到漫天的星辰,秦川想着那天晚上看到周英踩自己影子的一幕,想起刚才两人默契的一刻。
他忽然轻笑,对所有的事都充满信心。
……
正在回家路上的周英,依然低头踩着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听着答跟大哥二哥说事,一点不曾理解秦川欲言又止想说的话。
“老大,这事你怎麽看?”周应生走在最前面,一手拉着周振洋随口问。
周振江刚刚一直在思考秦家时秦致庸说的事,闻言,沉吟一下,便回答:“其实不管是搞塑料大棚种反季节蔬菜,还是养鱼,这都是需要成本的。塑料大棚一块地下来,没有三五百块搞不成,养鱼也是一样,鱼苗和饲料,一分都不能少。”
“继续说……”周应生哼一声。
见此,周振江接着说道:“其实不管是种蔬菜还是养鱼,一季下来都能挣钱。如果做好,当然养鱼要比种蔬菜挣得多。而且,养鱼费得人工很少,基本上一个人就能行。”
他说着,旁边的周振河、周蓝、周英三人纷纷竖起仔细耳朵听,这说关系到全家的大事。
这时,等周振江说完,周振河突然插嘴道:“不过最重要的一点,额们从来莫养过鱼。种蔬菜倒是莫多大难度,额们连鱼都莫吃过几次,更别说养。其实地里的收成还行,现在又多了五六亩滩子地,划出一两亩养鱼倒不是不行。”
“所以啊……”周应生接过话题道:“他说他去了长安,认识几位西交大和西北农大的教授,养鱼需要的技术一点都不成问题,你们怎麽看?”
周蓝在一旁安静地听着,一言不发,像是个透明人。
以往叽叽喳喳的周英,这会儿也紧闭嘴巴,竖着耳朵听着,突然想插话张张嘴却停住,忍得好辛苦。若不是这是秦致庸的事,她早就发表自己的长篇大论了,何至于这样。
周应生是在问怎麽看,可周振江和周振河却听出其中的意思,秦致庸说的他能从西北农大教授手里拿到养鱼技术的事究竟是真是假?是秦致庸在说谎他认识这几位教授,还是他认识教授却拿不到养鱼的技术?
周振河知道秦川他人去长安的事,便回答道:“他确实去了长安,至于这事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不过,他总不能骗额们吧,连他答也一起骗?”
“是哩,是哩。秦自庸以前挺能闹腾的,不过自从他被人捅后却很懂事,比如他做的作凉皮摆摊这事,听说可挣钱哩,还有掆滩子地这事,一般的小娃娃谁能有这份心,还有前两天城里凉皮摊被砸的事,他都处理得很好。今日说得事,也是出于好心,一般得娃娃谁能想这麽深?”宽厚待人得周振江,总是能看出人身上得闪光点。
周英有些替秦川感到担忧,好在听二哥和大哥都帮他说好话,总算舒一口气。
“嗯,秦自庸这娃娃还不错。”闻言,周应生缓缓点头。不管这事能不能成,人家总是为自己好,不然何必多此一举说掆滩子的事,谁会嫌土地多,种蔬菜养鱼也是如此,秦致庸还是头一次跟外人说哩。
想到这,周应生也有些狐疑,脚步一滞扭头盯着身后的周蓝和周英二人。
他有些奇怪,这事万一能成,就是一家天大的事,可为甚秦致庸却说给自个家,好像周秦两家之前莫甚麽交情吧,难道是因为两个闺女。
周英的可能性很小,周应生重点审视着周蓝,因为就她跟秦致庸接触最多。
接触答犹如实质性的目光,周蓝心中突然有些慌,前两天答才刚刚答应自己去帮秦致庸做事,他今日不会又反悔了吧。周应生的眼神意味分明,她忽然有些紧张,深怕下一刻答就会说出甚麽话。
“答,怎麽哩?”周振河疑惑地问。
“莫事。”周应生摇摇头,不置可否,回过头去了。
周蓝这才松一口气。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