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5、广阔天地,大有可为(2 / 2)  重生秦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作七个小时,每个人最起码不少于二十圆钱,这样利润就很少了。

    秦川作为投资者,全额的凉皮大军所有人,他如果最后拿的钱比其他人都少,还挣个屁的钱。

    一听是十五圆,秦致宏顿时耷拉起来,唉声叹气一会儿,才点点头,道:“十五圆就十五圆吧,你还缺多少钱才能买到三轮车?”

    “二十圆左右吧,你有?”秦川惊疑不定。

    “额借你,走吧,现在就去买,第三个人可一定得是我!”秦致宏咬咬牙,只等秦川答应。

    “行!”

    ……

    傍晚,走街串巷的秦怀亮、王天夫、林新梓、杨义德四人陆陆续续回来,一袋袋装满面粉和小麦的编织袋摞好,辛苦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趁着大家伙休息的功夫,秦婧跟说了这事:“二哥,自从实行以货易货后,进村就再莫来过钱,都是换面粉和小麦,这麽多粮食,为甚麽不直接拿到城里卖掉换钱?这里都快放不下了。”

    李勇也出声附和:“是啊,自庸,以前每日进账十二圆,两个摊子进账二十五圆钱,现在每天只能进账十圆,钱少了一大半。”

    其实两个人说的是一回事,不论是谁,每个人都觉得钱才是最重要的。就拿卖凉皮这件事来说,以货易货只有在农村实行,在村民眼里,花钱买凉皮吃很不值,但换成用面粉和小麦来换,他们却甘之如饴。

    似乎,一半斤小麦和面粉不值钱,挤一下还是能挤出来的,但花钱就不值得了。

    实际上,一斤面粉出两斤半凉皮子,也就是五张。一张凉皮子有六两四,切三碗凉皮,一斤面粉便可以拾十五碗凉皮,每碗有凉皮二两出头。

    外加配菜和调汤,一碗凉皮在六七两附近。

    也就是说,一斤面粉可以出十五碗六七两的凉皮,而这一碗凉皮,实行以货易货换的时候,要用七两五的面粉兑换。如此,一斤面粉,便可以兑换十五乘以零点七五,也就是十一斤二两五的面粉。

    换作小麦的时候更多,因为一斤小麦可以出七两五面粉,因此一碗凉皮并不能换一斤小麦,而是换一斤除以零点七五,也就是一斤三两三小麦。这零点二五的缺口,便是小麦的赚头。

    单纯的卖凉皮,只赚一份钱。当兑换面粉时,又赚面粉的一分钱,再兑换小麦,又赚第三份钱。每一个从小麦到面粉,再到凉皮的三个工作量,都折算在价格体系内。

    因此,第一天王天夫秦怀亮二人,没走多久,一个下午便换掉总共一千四百四十碗凉皮。换成的面粉,应该有一千零八十斤面粉,换成小麦也应该有一千九百一十五斤小麦。那天最后的账目,是七百二十斤面粉,六百四十斤小麦,按照兑换价格体系来说没有任何错误。

    今天已经实行以货易货政策整整有五天,每天一个人的兑换额在七百碗上下,一个乡镇至少十个村子,每个村子一百来户几百口人,分七十碗凉皮实在不多。

    对村民来说不多,但对秦川他们而言,每天一千四百来碗凉皮,整整五天下来兑换回来有三千六百斤面粉和三千两百斤小麦,这已经堆满李勇家的空房间,甚至还装不下,不得不拉到秦家老院。

    如此,便形成眼下的局势,第三辆三轮车马上服役,第三个队伍马上开张,等到每天三个人每个下午进账两千一百斤面粉和一千九百斤小麦,到时候放都放不下。

    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直到这时秦川才真正体会到农村市场的广阔。

    没办法,他只好下决断,叮嘱二人:“从明早开始,陆陆续续进城挑粮食,不要急,慢慢来。太急了,粮价就会下跌,这事不能急。明早,李勇跟上额一起去,估计量不会很大,不过额还有其他办法,不要着急。”

    现存的三千六百斤面粉,一下卖出去就是三百六十圆钱,可谁有这么大胃口一下吃进去?

    秦川说完,李勇和秦婧便不再多言。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