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平安西的优势(2 / 3)  骑马与砍杀大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惑。

    “主公,你认为我安西现在衰弱到这等程度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外敌强大?还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我大汉立国已经有千年,从当初昭武皇帝派军征伐并经营西域开始,也已经有六百多年了,其间大汉几度兴衰,河西走廊被截断,让安西断绝与帝国本土的通道,成为一块孤地也不是没有过,但那一次安西军和安西汉人却是挺了下来,一直坚持到大汉帝国处理完内乱重新崛起,打通河西走廊,但你看看现在的安西还能坚持几年,能否像前人那样保住浸透我们华夏先人汗水和血水的安西。”姜恪用很是恨铁不成钢的痛心语气对李铮说道。

    “那照你的意思是说,是因为我们现在安西汉人的不争气,才造成现在安西危局的,那这造成我们不如先人的错误之处到底在那里呢?”李铮很是虚心的问道。

    “官职世袭制!”姜恪极为厌恶的说道。

    “官职世袭制!”李铮跟着喃喃念叨了一句,他实在是想不出这在他眼中,是防止安西内乱有效措施的制度,怎么会成为现在安西衰弱的根源,很是不解的问道:“这官职世袭制,有什么不妥吗?反正原本整个大汉帝国都是被世家名门所掌控,所有的显耀官职大多数都是由名门子弟出任,所以世家名门才会被称为世卿世禄,这官职世袭制不就是将原本是潜规则的规矩给明文确定了,看起来与原本并无改变,怎么会成为安西衰弱的最大原因。”

    姜恪很是奇怪的看了一眼李铮,然后突然有些明悟的说道:“我倒是忘了主公父亲早逝,所以即便是世家出生,但对于原本大汉的权利运作也是不怎么熟悉的,那我就来为主公解惑吧!这大汉原本的那些名门世家是世卿世禄不假,但那些名门子弟想当官还是要竞争的。”

    “竞争?”李铮仔细琢磨的这两个字。

    “是的,竞争,大汉的世家门阀是世卿世禄,世世代代当官为将不假,但那些世家门阀的子弟绝无可能一步登天,仅仅凭借家世就谋得高位,他们世家子弟的身份,只能带给他们一个能够公平出仕的机会,要想封侯拜相,光宗耀祖,青史留名,都必须得靠他们自己去拼搏,或是去地方造福一方百姓,或是到边疆杀敌立功,一步步的积攒功勋和经验,凭借自己的才能加上家族的帮扶登上高位。”

    “主公,你们陇西李家是大汉帝国将门世家中的翘楚,但你们李家也不是每一代都能出大将军,或是担任太尉等要职的,为何?就因为你们李家也不是世世都出良才的,别的家族有更好的人才,自然就在竞争中将你们李家给比了下去。这种官职和国家权利的竞争虽然只存在于世家大族间,不容寒门和普通士族子弟参与,为国选才的范围有点小,但起码还能为国家选取出足堪大任的有用之才,而现在安西的这官职世袭制则完全就是弊政。”

    “这项制度的确是在一开始,是有让安西免于因为争权夺利而陷入内乱的作用,但现在官职世袭制完全就是一个毒瘤,一个不停吸允安西的养分,让安西无法壮大强盛的毒瘤,因为它让安西再无竞争,再无法选拔出真正的人才的能力。”姜恪极为忿忿不平和深恶痛绝的对李铮讲述着。

    李铮听后,沉吟半晌,明悟的喟叹道:“安西其余三镇都家大业大,而且受惠于官职世袭制度的多是三镇统领的亲友亲信,所以很难改革,而只有我掌控的勃达关汉军很是弱小,但正所谓船小好调头,是完全可以摒除官职世袭制这一毒瘤的。”

    姜恪对于李铮的聪颖很是赞赏,轻笑了一下,而后带着考究的意味向李铮问道:“这就是我认你为主公的最大原因,你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想要达成我们的复兴安西的目标,还是需要好好谋划一番的,敢问主公,你将拿擒获的这卡尔鲁克军统帅谋剌都兰如何?”

    李铮闻言微微一愣,而后看着远处被五花大绑严密看押的谋剌都兰一眼后,面上浮现狡猾之色,轻笑道:“当然是用来与那些背信弃义的卡尔鲁克人做交易了,多得一些粮食,兵甲,或者是战马作为赎金,先让卡尔鲁克人为当初出卖帝国的恶举付出一些利息,总账以后再找他们算,不过在这之前,我倒是可以利用缴获的谋剌都兰的主帅旗,再设一个陷阱坑北面的卡尔鲁克军一把,你看,我们伪装成卡尔鲁克绕袭部队已经从南面攻克勃达关,只要有这主帅旗在,北面的卡尔鲁克人一定会相信他们主帅亲自带领的绕袭部队已经成功攻克了勃达关,到时候我们把北城门打开埋伏下弓弩手,然后放那些自以为胜利放松警惕的北面卡尔鲁克军进来,就又是一场大胜了。”

    姜恪听着李铮洋洋自得说出的妙计,面色的笑容却是越来越少,很是凝重的对李铮说道:“主公的计策的确很可能成功,毕竟北面的卡尔鲁克军统领就是将情况料想的再差,也是不会想到他的主帅谋剌都兰会几乎全军覆没,连主帅旗都被缴获的情况,当他一见到谋剌都兰的主帅旗帜立在勃达关关墙上后,自然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主帅绕袭成功,已经夺占了勃达关,很有可能会放松戒备进入主公设立的埋伏中,而且卡尔鲁克绕袭部队的幸存者,只有刚刚从我手上逃掉的五十多骑,他们要走山道回到勃达岭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