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节(6 / 6)  新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一梁永能弃城不守,坚壁清野以待,我军无粮,实有倾覆之危。”

    “诚然,此亦某所忧虑者。夏州城自赫连勃勃筑成以来,是为中国之大患。当年朝廷虽毁此城,然既不能守,我去敌来,终是无用。银夏之争,最难在补给。”石越顿时收起了对折可适的轻视之意。

    “银夏之争,是破军之战。要引诱梁永能率平夏部与我决战,只要击溃其主力,银夏不足平。若其避而不战,则需步步步为营,护守粮道,大军绝不轻出夏州一线。只遣军掠其民而归,袭焚青白池,一旦冬季来临,不愁梁永能不破。况且只要能牵制住梁永能之军,使其无法回援,一旦灵州城破,兴庆府告急,梁永能有何威德,敢不回师勤王?”

    石越微微点头,折可适的战斗经验局限于延绥与河东,对银夏诸州的情况,还是十分熟悉的。所提的建议,也的确切中要害。但是对于其余诸路,却未免有点想当然。

    其实任何一路的补给困难程度,都绝不亚于所谓的平夏地区。

    这也是石越对于全面对夏战争始终抱持着谨慎态度的原因。

    哪怕是现在,宋朝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而且伐夏似乎也是必然之举的时候,他依然谨慎。

    战争一旦开始,就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的情况,哪怕他做了相当的准备,但是自然条件的恶劣程度依然难以克服,宋军再一次输在补给之上的可能也不是没有。石越对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有着清醒的认识——自古以为有几个将领不知道粮道重要?但是因为补给而失败的战争却始终占据着历史上所有战争中的绝大部分。

    但是没有必要和折可适讨论这些。

    “战争果真开始,便让种古去守城,果真要与平夏兵一较高下,还要看我们河东兵。”折可适全神贯注的看着沙盘上的每个细节,一面在心里暗暗赞叹,一面便露出狂妄的本性来了。

    他此刻几乎完全忘记了和自己说话的人是陕西安抚使,只当是在府州州衙与自己的叔伯兄弟们讨论战争。

    石越怔了一下,不由微微笑了笑。

    敢说在绥德之战中一战扬名于天下的“小隐君”只能守城,也是了不起的傲气。

    折可适完全没有觉察到自己的失态,继续着他的猖狂。

    “云翼军也罢了。吴安国吴镇卿,人不怎么样,但会打仗。千万千万,不要调京师的禁军来,什么捧日军、拱圣军,做仪仗队便好。果真到了银夏,必是给梁永能去送死,没得影响大伙士气。”

    石越摇摇头,并没有把他的这些话放在心上。毕竟,很快折可适就会知道自己的这些话是多么的不合时宜。他轻轻咳了一声。折可适猛地回过神来,顿时尴尬万分地望着石越。

    “末将,末将……”

    在折可适回过神之前,石越已将目光投到了沙盘上。他仿佛没有听到折可适的话,皱眉问道:“那……致果以为何时开战最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