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3章 艰难考题(3 / 4)  明末边军一小兵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小的孩童,她们被驱赶着。殴打着前来。身后。则是虎视眈眈,严阵以待的鞑子兵。

    又有己方军士焦急的等待自己命令,然是开铳。还是不开铳?

    与赵中举一同眩晕的,还有许多考生,天哪,这就是宣府镇的吏员考题,看来比考进士还要难。

    不过还是有许多人答得飞快,便如李坦然、黄博文等人,因为这考核的是他们的人情世故能力,分析能力,还有自己的判断决断能力。

    对他们说很多题没问题,然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死读书者来说,在这考场上注定凄惨。

    还好,考题还是有简单地方,便如有一道题就是默写千字文,或可写李白的胡无人诗篇。

    赵中举精神一振,他当然是选择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等字样缓缓流过心头,他都不用打草稿,直接在答卷上书写。

    一手『毛』笔字写得清秀端正,颇有唐人小楷之风。

    ……

    总体来说,上午的考试完毕,哀声叹气,双目发直者为多,当日下午似乎以策论为主,许多考生精神一振。

    洋洋洒洒,挥笔泼墨,是他们最喜欢的事,然拿到考题,很多人又是头痛,因为这内中大小题皆不按常理出牌,很多题目可谓史上未见,历朝历代都寻不出端倪与痕迹。

    比如这道题:“有一州,国初有口三十四万余,夏税秋粮年计十四万石余,今有口六十万余,夏税秋粮年计五万石,此为何故?请解答。”

    还有这道题:“何为责任?请论述家族与国家之间关系。”

    又有这道题:“请阐述人人纳税的必要『性』。”

    直做得赵中举等人晕头转向,一直到收卷后,才失魂落魄的离开考场。

    他们甚至不记得在卷中答了什么,只期盼自己回答的答案,能让考官满意,让永宁侯爷满意。

    而他们出了考场后,场外之人得到考题消息,一样起了轩然大波,各样“专家”立时诞生,不知多少人开始分析宣府镇考题风格,为以后的考场考试形成经验。

    从事实来说,赵中举这批人,也算是第一批趟地雷的人,以后他们被尊为“前辈”,不是没有道理的。

    ……

    不言当日如何哀嚎遍野,众人惊呼宣府镇的吏员考核变态,难度超过历朝官府考科举多少倍,第二天的考试,还是如期举行。

    昨日考的是国文律法世情,让许多考生暗呼“坑爹”,因为实在是无迹可寻,不过今日考算术,应该有迹可寻了吧?

    特别听说今日还有永宁侯精心设计的一道算术题,解答后,立马获得研究员待遇,很多人更是打起全部精神。

    又是卷袋发到赵中举等人手上,打开一看前面几题,便是以算术薄弱的赵中举人等,脸上都是『露』出松了口气的笑容,果然有迹可寻。

    “今有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

    这么简单的问题,便是赵中举随便盘算拔几下,也出来了:“大夫得一鹿三分鹿之二,不更得一鹿三分鹿之一,簪袅得一鹿,上造得三分鹿之二,公士得三分鹿之一。”

    “今有方锥,下方二丈七尺,高二丈九尺,问积几何?”

    赵中举算了算,答道:“七千四十七尺。”

    又有一题:“今有牛、马、羊食人苗,苗主责之粟五斗,羊主曰:我羊食半马。马主曰:我马食半牛。今欲衰偿之,问各出几何?”

    赵中举皱起眉头,盘算拔得哗哗响,还好最后还是算出来了。

    但接下来古怪的一题,让赵中举愣住,啥,刁番图的墓志铭?

    此题言道:“过路人,这儿埋着刁番图的骨灰。下面的数目可以告诉你他一生的寿命究竟有多长: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了十二分之一,脸颊上长起了细细的胡须;刁番图结了婚,可是还不曾有孩子,这样又度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再过五年,他得了头胎儿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命运给这个孩子在这世界上的光辉灿烂的生命只有他父亲的一半,自从儿子死了以后,这老者在深深的悲痛中活了四年,也结束了尘世生涯……请你讲讲,刁番图活到多少岁才死?”

    这,赵中举按在算盘上的手,半天不动弹一下,脑中一片麻『乱』。

    “这题口气有点怪,难道是永宁侯爷出的?不过题目其实很简单,吾以天元术应之!”

    坐在赵中举不远处桌上的黄博文眼中闪过精光,他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须,从容一笑,手指在盘算上一拔,一珠飞出,“吾立天元一为刁番图之年岁,如此增幂减幂,左右进退,横冲直撞……”

    他盘算拔得有如爆雨响动,只短短时间内,他就得出结果,信心满满在答卷上填上:“八十四岁。”

    再观刘冬阳、李坦然人等,脸上也是带着轻松的笑容,手指灵巧的拔着盘算,很快也得出相同的结果。

    这种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