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军使自成一系,守戍的任务大于击贼,且多在自己的辖地。似张九节,以弱势兵力,坚守檀州,李尽忠强攻不得,已然无奈退去。
真正扯皮争执的,反而是来自神都的“中央军官”。分化为两派,一派以李多祚为首,主稳,欲待兵员、辎重备齐,万事妥当再行进军;一派以张玄遇、曹仁师为首,这些人主急攻,且貌似看不上契丹的人的“乌合之众”,有轻敌之心......
皇帝互以制衡目的是达到了,可惜蓟县大营中争执不断的情况,已然给此次伐贼蒙上了一层阴影。
元郎君倒未参与到纷争中去,李多祚倒有意拉拢他,被元郎君善言避过了。元郎君可有个镇远军讨击使的职位,这可是实职。镇远军暂时设在檀州境内,托管于张九节麾下,正等着元郎君去接手。他,完全没必要参与到李、张等人的纷争中去。
诸将之中,元郎君的“后台”是最硬的,该有的兵员、军械、粮草,绝不会有人敢短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