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8章 朱翊钧与黄来福的问答(3 / 3)  回到明朝做千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以明中后期的经济发展,如果有后世那样良好的财政制度,不要说现今每年几千万两银子的收入,就是一年几亿两的税收,也是非常轻松的事。

    解决财政问题一般在于开源与节流,事实上,一个庞大的国家,发展到后期时,想要节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去年九月时,京营的武官哗变,连工部尚书曾同亨都被殴打,就是所谓节流的反弹。

    不过在开源方面,也是问题多多。最大的税收方面,田亩子粒,早己不再真实,各地的地主官员,隐瞒土地不报,把税收转嫁到小民头上,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还有各地商税,这其中的利润,都被大商人大官员瓜分完毕。海禁早己解除,然后海贸除了给沿海的官员大海商们增加利润外,国家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还有各地矿山,也被各地豪强及官员占据,国家同样收不到钱财。更可怕的是,这些得到好处的官员商贾们占据了舆论要点,如果国家开征税收,便会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弹,动辄以与民争利抨击。

    对于财政问题,历史中万历帝以开矿榷税与三饷加派解决。说实在,开矿榷税,黄来福是非常赞成的,事情处理得好,利大于弊。但三饷加派他就不赞成了。

    想到这里,黄来福道:“皇上,国用问题,纷繁复杂,一时解说不易。如需长远解决国财问题,臣需好好思量,写个折子。如只需解决眼下的朝鲜用度,臣倒是有一个法子。”

    最新全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