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统领忠心一片,求皇上不要见疑。”云重以事处两难,不得不说,说了之后,赶忙替张风府掩饰。皇帝道:“不知不罪,说到疑心吗,唔,朕倒不疑张风府……”云重面色大变,奏道:“张丹枫将武状元拱手让我,难怪皇上疑心,其实他却是我家的世仇!”说明原委,又将爷爷的血书给皇帝看,皇帝这才笑道:“我也并不疑心于你。张丹枫此举,不过是有意示恩,令你忘掉国恨家仇罢了。你当然不会中他圈套。”皇帝轻描淡写的风句说话,把云重哄得服服贴贴,本来对张丹枫的几分感激,这时也化作云烟。只听得皇帝又道:“你来,我给你看一张画像!”
皇帝拉开书橱,取出一张画像,画中人头戴皇冠,身穿龙袍,相貌威武。只听得皇帝声音微微颤抖,道:“你看张丹枫可有点像此人么?”云重大为惊愕,仔细看时,只见轮廓果然有些相似,只是画中人比较粗豪,而张丹枫则极为潇洒,神情气度大是不同。云重心道:“难道张丹枫竟是皇室之人吗?”皇帝又问:“是不是有点相像?”云重嗫嚅说道:“是、是有点相像。”只见皇帝面色大变,指着那画像道:“你死不瞑目还要叫子孙来抢夺朕的江山么?”云重惊骇莫名,道:“他、他是何人?”皇帝冷笑道:“画中贼王是伪大周皇帝张士诚,张宗周、张丹枫都是他的子孙。哼,取名宗周,岂不是想借外寇之力,复他大周的正统,灭我大明江山?”张丹枫是张士诚的后代子孙,云重还是第一次知道,此事太出意外,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心中只是想道:“怪不得他们父子如此憎恨大明朝廷,可是皇帝又怎么能够知道?他既然知道,为什么又不在校场比武之时将张丹枫拿下?”
只听得皇帝又道:“当年张士诚与我大明太祖争夺江山,在长江决战,兵败身亡。据闻他在临死之前,将金银珠宝都埋在苏州一个地方,金银珠宝也犹罢也,还有一张军用地图,详注天下山川险要的形势,留在人间,遗患无穷。是以太祖留下遗命,务必要将张家后代斩草除根,并要寻获张士诚的宝藏地图,大明江山才能安稳。张丹枫现在已闯出校场,离开京城,朕料他必是前往苏州那觅地图宝藏去了。朕赐一匹御马给你,你立即追往苏州,跟踪张丹枫,在他未得宝藏与地图之前,不可下手,待他取得之后就立刻将他杀掉,将首级拿回见我。”
云重打了一个寒噤,不敢回话。只听得皇帝又是微微一笑说道:“朕另外还派七名大内高手助你,至苏州会合,你放心吧。”云重一想,张丹枫武艺虽然胜过自己一筹,但有七名高手相助,料能将他制服,于是欣然领命。
你道皇帝何以知道张丹枫的身份来历?原来张丹枫在参加校场比武之前,早已深思熟虑,准备万一给人发现之后如何应付。果然当他与云重比试之后,便给康超海喝令捕拿,他一面用飞针暗器伤了康超海,一面将早已写好的一封信,卷成一个纸团,抛入皇帝的龙袍之中,他发暗器的手法超妙绝伦,非唯旁人不知,连皇帝自己也不知道。直至回宫休息,脱下龙袍,才发现这一封信,信中首先说瓦刺入侵在即,叫皇帝善辨忠奸抵御外祸,并列举王振与瓦刺私通的证据,叫皇帝及早防备。其次直说自己本与皇家有世宿冤仇,但若皇帝肯全心抗敌,则这冤仇也可化解。再劝皇帝不可残害忠良,否则自己取他首级易如反掌。
这封信写得情文并茂,软硬兼施,本来是张丹枫一片为国家打算的忠心,岂料皇帝看了,先是一惊,心中想道:“世上竟有这样的异人,若不除掉朕的性命岂不是在他掌握之中?”继而联想起太祖的遗诏,猜度此人十九是张士诚的后代,所以才会有“世宿冤仇”之语,暗自拿出宫中所藏张士诚画像比对果然有些相像,越发骇怕,对张丹枫的好意,全不理会。因此才有遗令云重与其他七名高手前往苏州之举。张丹枫写这封信虽然有如对牛弹琴,但却也有一点成功之处,那就是在皇帝未能捕杀张丹枫之前,为了怕他暗杀手段的厉害,这就绝对不敢降罪保荐过张丹枫的张风府。
皇帝的骇怕疑虑,云蕾的焦急不安,都暂且按下不表。且说云重领了皇命,第二日一早便秘密出京,皇帝所赐的御马虽不及张丹枫那匹“照夜狮子”的神骏,但也相差不远,六七日间,便跨过了河北、山东两省,进入江苏。这一日到了吴县,吴县与苏州相邻,不过半日路程。云重缓了口气,策马慢行。江南山水秀丽,天下闻名,云重这时不必急于赶路,心境稍稍宽舒,放目浏览,但见田亩纵横,港汊交错,波光云影,浅山如黛,处处显出江南水乡的情调。云重久处漠北,几曾见过如此幽美的风景,心旷神怡,忽觉在尘世上逐利争名实是无谓。走了一段路程,眼前一亮,前面一个小湖在路边平静的躺着,蔚蓝的天色,映以淡碧的湖光,真是一幅绝妙的图画。湖边有一座古墓,云重投眼一瞥,忽见碑石上写的是几个篆字,乃是“澹台灭明之墓”,吃了一惊,心道:“澹台灭明乃是瓦刺的大将,上个月还在北京,怎么这里有他的墓?而且这墓形式奇古,显然不是新近所造。”正疑惑间,忽见一个牧童,牛角挂书,自湖边缓缓行来。云重问道:“小哥,这里是什么地方?这是何人坟墓?”那牧童笑道:“你这位客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