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阪陷落(一)(3 / 5)  1900翻云覆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可没有什么心情欣赏海上地美景,这艘一万零两百吨的重型装甲巡洋舰已经开到二十节的度,差不多已经是极限了。本来这艘船设计的最高时可以达到二十四节,可是因为从俄罗斯跑到安南这一路上。锅炉烧地都是海水,结垢极为严重,尽管在海防的时候经过了一些简单的软化、除垢处理,但是并不彻底,影响了航行度。

    “纳瓦里诺”号装甲巡洋舰是陈铁丹带的七条船里唯一的一条新舰,下水还不到一年。剩下的六条都是博加列夫带来的号称第三太平洋舰队的那些老式军舰,其中还有博加列夫一直使用的旗舰“亚历山大一世”号战列舰,这些军舰平均舰龄过了十年,有些甚至比雷纳在澳大利亚买地那些法国退役军舰还要老旧。

    博加列夫带的那只舰队因为军舰过于陈旧,所以被英国、法国这些海上强国戏称为“浮动的熨斗”,他们觉得这些老旧的军舰和老式的烧木炭,带着个烟囱的熨斗在海战中起地作用也区别不大了,这样的舰队怎么能给主力舰队增加战斗力呢?只会成为波罗的海舰队的累赘。

    陈铁丹在对马海峡把那六艘老军舰沉入海底,然后把人接到纳瓦里诺”号装甲巡洋舰。就开始了海上的逃亡生涯。

    陈铁丹是跟着庄虎臣打过仗的。娘子关面对联军的时候从来就没怕过,甘军这些士兵虽然都是新军。没上过战场,可也是训练有素,只是都是些旱鸭子,一上了船就觉得心里虚。

    “哥哥,咱们不会死在海上吧?这人死海上,魂能回家不?”

    “你放心吧,魂自己认得路,死在外面的人啊,家里请个法师做个法,给游魂引路,魂魄就能自己找回家去了。”

    “这几年,一直训练不打仗,心里急的慌,可一上船就觉得胸口闷地很,心里空落落地,哥哥,兄弟不是怂啊!就是怕死在海上。”

    甲板上无数的甘军士兵都在小声地嘀咕,俄国水兵也是脸色煞白,相比之下,那些澳大利亚雇佣兵倒是神色轻松,看着海景讲笑话,不时传来肆无忌惮的笑声。

    甲板上原本堆的满满的煤炭,已经全被扔进了海里,甲板被冲洗的一尘不染,只是人太多了些,挤的人连转身都困难,七条船上的人都坐在一条船上,能不拥挤吗?尽管出的时候,七条船上的人员已经精简了又精简,现在凑在一起还是觉得人太多了。

    船长室里,英国的罗格少校有些不屑的看着神情紧张的陈铁丹,他给自己倒了杯咖啡,又加了点奶,白色的泡沫随着银勺子的搅动浮在了褐色的液体上。他闻闻咖啡的香味,陶醉地眯上了眼睛,连声赞道:“加勒比海的咖啡。真是好喝,在远东能喝到这么好的咖啡,不容易啊!”

    “那是在安南的时候,雷纳送给俄国舰队司令的,现在便宜你了,那玩意我喝不惯,象小时候家里给孩子治拉肚子煮的那种锅巴水,苦了吧唧的,和吃药似的,你们洋人怎么喜欢这个东西?”陈铁丹鄙夷的道。

    “哈哈。你是被吓破胆了吧?要不然连咖啡的美味都品尝不出来了?”罗格反唇相讥道。

    陈铁丹现在还有点后怕,遇见“信浓丸”和“河泉”号地时候,自己率领的一艘战列舰和三艘巡洋舰一起开火,结果打的海面上被炮弹里的黄色苦味酸火药染地一片片黄色。看着像小孩子的尿片一样,刚开始的时候乱哄哄打了一百五十多炮,楞是没打中一。

    装备有测距仪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在区区一千多米地地方,居然百无一中。也算是海军史上的奇迹了。

    而“河泉”号上的一百二十毫米射炮的一炮弹,打在了“纳瓦里诺”的副炮塔上,幸好俄舰的炮塔都隐藏在炮廓里,和大炮主炮口径相同的镍合金装甲将炮弹给弹了出去,在海面上爆炸了,这近失弹在船体边形成一个小小的漩涡。

    尽管这一炮没有形成实质性的伤害,但还是把陈铁丹吓出一身地冷汗。6军可以有在6地上刺刀见红的勇气,可一旦上了军舰就吓的魂不附体,这个不是勇气的问题。而是一种对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茫茫大海本能的敬畏。这种恐惧感只能随着在海上地时间久了,慢慢的消失,急是急不来的。陈铁丹现在就处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中。

    一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打了快一个钟头,炮弹消耗了三百多,其中光三百零五毫米主炮就打了一百。才将这两艘日本小破船送进海里,这要是传出去,肯定被那些海上强国笑掉了大牙。

    不过,这还不是最大的笑话,在仁川港的时候,俄国巡洋舰“瓦良格”号还创出了射一千三百炮弹无一命中的世界纪录,比起那个,陈铁丹他们则就算是小巫见了大巫。

    “我亲爱的陈大人,按照我的判断。联合舰队应该在下午一点出现在对马海峡地冲之岛附近。等到他们现我们顺着原路返回地时候,起码是四点以后。即使是最快的驱逐舰连追击我们,也不过每个小时比我们多跑七海里,而在他们出地时候,我们应该已经走了一百多海里了,他们连我们的影子都看不到,天就黑了,您有必要担心成这个样子吗?”罗格的话里带足了嘲讽的味道,他对没有让他当主力舰队的指挥官非常的不满,因为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