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七章 联合舰队的覆灭(八)(2 / 3)  1900翻云覆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是绝对不可能的!

    日本联合舰队的船只不多时就有十几条燃烧了起来,日本水兵在冲天的大火里被烧的上蹿下跳,像是影子在火焰中跳舞。而且火势蔓延起来,度极快,想跳船逃生都是非常困难的。

    在甘军岸防炮地打击下。旅顺港成了燃烧的火海,英国海军显示出了精良的训练素质,最初的慌乱被排解掉以后,剩下的只有深深的愤怒,好歹日本人也算是英国的盟友啊!日英同盟墨迹未干,居然被他们偷袭了!

    英国海军士兵迅的将大口径炮弹由弹药舱送上升降机,送到了炮塔,药包、炮弹被装进炮膛。炮口缓缓地旋转,瞄准日本联合舰队的船只开火。

    紧接着是法国海军和美国海军。甘军地水兵是最后一个将炮弹装进大炮的,他们是一帮最菜的菜鸟,而他们也是最愤怒的,王八蛋。几个月来,管你吃、管你喝,还给你们煤炭,居然偷袭老子?这不是养了个狼羔子吗?

    联合舰队侥幸没有中弹地几艘军舰,马上准备还击,可是那些要命的煤炭。将炮塔都给挡住了,大炮根本没法旋转炮口。这还怎么打仗?等到日本水兵将炮塔附近的煤炭推到海里,再将炮弹从升降机送到炮塔的时候。铺天盖地的弹雨已经落下。联合舰队现在被甘军的炮台、军舰、英国、美国、法国地海军单方面的屠杀。

    这已经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大屠杀。有些运气好点地日本水兵跳进海里,侥幸逃脱了被烈火烧成灰烬的下场。可那些杀红眼地各国海军已经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可讲了,在西方人的意识中,偷袭不属于战争地形式,而是一种可耻的强盗行为。对于强盗,还有什么国际法、战争法好讲?

    军舰上地格林炮、射炮似乎就是专门给这些落水的日本人准备的,海面上浮尸片片,海水也变得赤红。

    岸上的记者们看得心惊肉跳,可又无比激动,这样的好新闻,哪里找啊?不过日本人脑子是不是有病了?单挑全世界?可再转念一想,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生过,慈禧太后五年前就弄过一次,那次更牛,是单挑西洋十一国,小日本不过是追随者罢了,挑的不过是四个国家。西洋记者都觉得东方人的思维方式真是难以理解,不搞事情就罢了,要搞就搞的惊天动地,不玩大不算本事。

    联合舰队旗舰“三笠”号上,甲板已经烈焰冲天,士兵在上面逃无可逃,大火顺着一包包码放整齐的威尔士白煤蔓延了过来,很快就要烧到舰长室了。

    秋山真之、东乡平八郎、岛村雄此刻已经完全明白庄虎臣为什么要把他们招到旅顺,也明白了为什么要给他们那么多的给养,更加明白了给他们那么多煤炭的用意,庄虎臣等的就是这一刻,让这些昂贵的“英炭”成为送他们上路的刽子手,并将大炮旋转的道路堵住,哪怕是堵十分钟,就足以让联合舰队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罢了,北洋水师是我们用旅顺的岸防炮送进海里的,而联合舰队也在同一地点,被敌人用相同的方式葬送!这就是报应!”秋山真之手捻着佛珠,坐在椅子上安详的等到死亡的来临。

    “嘭”的一声响,参谋长岛村雄引弹自杀。

    东乡平八郎苦笑着掏出手枪,对着自己的嘴巴,绝望的扣响了扳机。

    “轰”的一声响,一股热浪卷着烈火撞进了舰长室,椅子上的秋山真之变成一个模糊的影子。

    甘军怒了,用伊集院信管引爆的下濑火药让日本人尝到了自食其果的下场,那些把俄国远东舰队烧的焦头烂额的炮弹,现在又落在了联合舰队的身上。旅顺屠城的数万冤魂,也该到了报仇雪恨的时候了!

    大英帝国怒了,这他娘的什么盟友?借钱给日本,而且日本海军是英国人一手教出来的,连日本海军大学的每一块砖头都是从英国运来的,居然打我!徒弟打师傅?没王法了?这个世界谁说了算!

    法国人怒了,老子碍你什么事儿了?不就是法国和俄国是盟友吗?俄国人袭击了大阪、长崎,俄国舰队又躲在安南,可老子又没打过你!居然对法兰西共和国动手?找死!

    美国海军也愤怒了,自打美国占领了菲律宾,就一直把日本联合舰队当做假想敌,只是最近因为日本需要美国帮助它在日俄之间调停,而且美国也需要有人帮自己对抗俄国,所以彼此关系走的近了些。拿日本当假想敌不错,可是不代表你可以偷袭我!

    日本人有偷袭和暗杀的习惯,偷袭过北洋水师,偷袭过俄国远东舰队,暗杀过李鸿章和庄虎臣,暗杀过俄国皇太子,也就是现在的尼古拉二世沙皇。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家伙,疯偷袭全世界的海军强国,似乎也没什么奇怪的。一个小偷掏钱包,好像不需要理由吧?至于偷的是谁,往往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下濑火药的苦味酸,把海水染成了炫目的黄色,空气里满是硝烟的味道,黑色射药的黑烟,硝酸棉射药的白烟,下濑火药的黄色烟雾,将天空变成了调色盘,光影都有些模糊。

    英国、美国、法国现这个自己从来看不上眼的下濑火药,居然烧起来是这样的恐怖,大炮的炮管都被烧化了!而庄虎臣则看到列强的炮弹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