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8章 空谈(求月票)(2 / 3)  帝国的朝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疲惫,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后勤!如何保证大军后勤供应,才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当年拿破仑正是毁于后勤。

    “别说是库罗帕特金那些俄国佬会觉得的放心,就是咱们,恐怕也没想到”

    没想到什么呢?

    就在这时,许志林却突然指着贝加尔湖畔说道。

    “你看。那里是什么?”

    从许志林的手中接过望远镜。透过望远镜李远鹏可以看到在贝加尔湖边。一艘轮渡正靠着码头,码头的栈桥上停着几节列车。

    “是火车轮渡!”

    发现这一情况后,李远鹏立即驾驶着飞艇朝着轮渡码头的方向飞去,他甚至特意降底的了飞行高度,以查看轮渡码头的情况,地面上的俄国人似乎也发现了他们,不过他们似乎已经适应了飞艇的存在,码头上的人们并没有发生任何慌乱。似乎他们知道,这只是一艘侦察飞艇而已。

    “俄国人是什么时候修好的轮渡码头?”

    “更重要的铁路轮渡返航吧,赶紧把这个消息上报司令部!”

    尽管飞行员们称自己才是大脑,可是在侦察机上,拿着望远镜的侦察员才是真正的大脑,他们决定这“鸟儿”飞到什么位置,什么时候返航。

    在轮渡码头上的俄国军官在看着那出现在头顶上空的飞艇,在盘施几分钟后,又突然驶离的飞艇时,忍不追叹息着。任何人都明白,对于拥有飞艇的中国↑队而言,战称乎完全对他们敞开着、是单方透明的。

    正如同,现在中国人的飞艇之所以不断的对轰炸贝加尔一带的铁路工地实施轰炸一般,正因为他们掌握着天空,所以才会肆无忌惮的实施攻击,以阻挡铁路的筑建。

    “他们走了!”

    望着空中的飞艇,列维希尔从掩蔽所里走了出来,他的额头上带着些汗水,作为铁路工程师的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修建了乌兰乌德至湖滨的码头铁路,让他没想到在第一次投入使用,就被中国人发现了,

    “他们走了,但很快就会回来!”

    尼古拉耶夫大校无奈的叹了口,他看着正在驶离码头的火车,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对列维希说话。

    “对于飞艇,我们现在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我认为也许可以使用机枪向空中射击,以阻挡飞艇,但是,天知道,我们的机枪少的可怜,库罗帕特金将军还需要机枪在石喀勒河阻挡中国人的进攻!”

    现在对于俄罗斯而言,石喀勒河的战事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在那里有几十万军队正在拼命阻挡中国人的进攻。

    “如果他们在河岸处构建好防线的话,我认为石喀勒河完全能够阻挡中国人的进攻!”

    因为曾经于那里勘探过铁路线的关系,所以列维希尔非常清楚,那条河有多宽、那是一条近一俄里宽的河流,最深外深达十几米。而现在又是春天,正是那条河最宽、水流最急的时候。

    “应该能守得浊里,唯一的铁路桥被炸断了,我听说在河岸处,到处都是密集的战壕,每一俄尺的地方,都有一个拿着步枪的俄罗斯士兵在守卫,中国人几次进攻的尝试都被挫败了”

    提及现在的战事,尼古拉耶夫大校总算是找回了一丝自信,似乎,现在发生在石喀勒河畔的战斗,终于让俄国找回了面子,不再像过去一样,总是不断的挫败。

    甚至就连彼得堡那里也在流传着,胜利很快就会降临,似乎先前的挫败,除去因为中国人的突袭外,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冬天——嗯,在冬天的时候,军队不便于发起大规模进攻。现在春天来了,一切都将会结束,只要在石喀勒河挫败中国人的进攻就行了。

    “可”

    突然,尼古拉耶夫大校的话列维希尔的心底涌起一阵不祥之感。

    “如果中国人无法突破石喀勒河的话,他们会不会从其它地区突破我们的防线?毕竟”

    毕竟西伯利亚太过广阔,而且除了后贝加尔,还有其它地区与中国接壤,或许他只是一名铁路工程师,并不是军人,但是他却知道,如果碰到无法克服的地理障碍,那么最好的疡就是修改路线,现在中国人被止步于石喀勒河,那么他们会不会疡从其它地方发起进攻呢?

    “比如说,从蒙古。如果他们从蒙古打来的话,距离这里只有”

    不等列维希尔把话说完,尼古拉耶夫大校却是哈哈大笑起来。

    “我的朋友,相信我,中国人没有那么愚蠢,”

    在说话的时候,尼古拉耶夫大校显得极为自信,这种自信缘自于对自身力量的认知。

    “不要忘了在乌兰乌德,我们有三个师近五万军队守卫着这里,而且在伊尔库茨克,我们还有两个师,可以随时通过贝加尔湖增援过来”

    五个师,这是后贝加尔以西乌拉尔山以东俄军仅有的兵力,近十万俄军看似兵力不甚雄厚,但实际上,在尼古拉耶夫大校以及其它人看来,已经足够击退任何敌人的了,甚至只需要一个师。

    “我们有五个师,可是中国人呢?他们既然是派来二十个师,又有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