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好好领悟学习,从中获益,便是你们的功课。日後我会随时考较,如不娴熟,定罚不饶!”
关平连忙道:“遵令!”
关羽也缓缓点头,拱手道:“某也遵令!”
此时纪灵道:“末将仍有几点疑惑,军师可否指点一二?”
诸葛亮喝了口茶道:“坦之生平最敬爱义父与主公,何况二将军视如己出,必然习性相同。我料徐公明定用激将法,必能将其诱出,夺取散关。二将军面冷心热,爱子有危,必然方寸有失,急於救援。故我料徐公明必会设一“螳螂捕蝉,黄雀在後”之计,藉以围歼我军。但我坐镇此地,徐公明与文德业必有顾虑,定会再设一层陷阱,有备无患;若用不著,便改道向陈仓攻来。我才差人去唤你尽起大军前来解围。至於攻陈仓之曹军,我用“空城计”并非要吓退他们。“空城计”乃不得已而用之,配以“苦肉计”、“火攻计”;如果真吓退曹军,徐公明终将识破,陈仓仍不免陷落,所以用之主要是要坚固其志,助长骄敌之心,无从思及破绽。”
纪灵听罢,叹服不已道:“料敌机先,用兵巧妙,善用自然之力,军师此战足以名动天下。”
诸葛亮倒是不太在意的道:“比起元直的新野破敌,子诚的智取斜谷和长安,以及士元的虚张声势、拖延敌军之计,我不过是牛刀小试罢了。”
此时关平把握机会虚心问道:“末将当何从学起,军师可否点拨一番?也让平茅塞顿开。”
诸葛亮淡淡道:“兵法云:兵无常势。因此为将者须临机应变,随敌设方。否则即使名将之流,用兵一贯习性,若被敌勘破,势危全军。先秦名将蒙骜,屡战屡胜,却因此最後大败於庞勋,?g失函谷关,可为借鉴。故坦之你首要学习,知道自己用兵的习性和缺点,假想如何破解,再反其道而行。其次要学临敌勿乱,勿意气用事,设身处地反过来推想:敌军如此作动机何在?有什么可能性?自己如何应对?再想敌军首领为谁,谋士为谁?如果你是他会如何设谋?他若知道与你对阵,又可能会如何布置……(你到底懂不懂?)”
关平边听边猛点头,看得纪灵忍俊不住,笑道:“我和士仁先还要督促部队修茸,就不作陪了,你们多亲近亲近吧。”说完便拉著士仁离开。
关羽此时插口道:“不知军师下一步有什么计画?”
诸葛亮道:“静观其变。”
远在山岭颠跛的陆羽此时背脊一阵恶寒,暗道不知怎么回事,只感觉有种被算计的感觉。也难怪啦,回答的口径都相同,最後都让别人去劳心劳力,白忙一场,而自己却坐享其成,还真是一时瑜亮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