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二章 收拾残局(2 / 3)  三国志之辅佐刘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大车走去。蔡琰脸皮薄窘得红到耳根把头埋在陆羽怀里娇嗔道:“还不快把人家放下给人看见了多不好意思……”

    陆羽可不管自顾吩咐亲兵校丞跟随高顺回去只带几名陆家护卫上了大车启程便往蓝田去。把蔡琰抱上了车才笑道:“娘子有喜了就让为夫好好服事你……。”

    不久一阵马蹄声传来。陆羽伸出头一探只见张飞带著数名亲兵赶上来边策马边喊道:“陆小子!等一等!……”

    陆羽停车以为生什么重要的事。等张飞说完才知是刘备不放心特别派张飞前来保护。

    陆羽有点啼笑皆非觉得刘备太小题大作了些;而且有这莽汉在想跟蔡琰温存简直是大煞风景嘛。

    不过後来差点遇到危机要不是张飞的话後果还真难预料。

    来到蔡邕昔日庄前陆羽和蔡琰都不禁感慨万千。

    十多年前董卓祸乱京都却惟独对蔡邕礼敬有加让蔡邕还能说句话。王允杀董卓蔡邕不觉叹了口气竟遭杀身之祸。一代大儒不仅擅文工笔原有意著後汉书也因而断学。看著雕楼素廊陆羽想起蔡琰似乎能记诵四百余篇的蔡邕原著便对蔡琰问起此事。

    蔡琰正抚摸壁上悬挂的一幅碑文图轴有些讶色的道:“此事知者甚少夫君从哪里得知?”陆羽一时语塞只能推托是自己猜测。

    蔡琰秋波横了他一眼又看著碑文道:“你不说我也不会怪你。虽是夫妻总也有些个人隐私……就像这幅碑文图……。既然有用於国琰自然不吝记出。对了夫君你可知这碑文的故事?”

    陆羽看了一眼便知这是有名的《曹娥碑》不过没料到美妻竟考较起自己来呵呵笑道:“不知道这故事的人并不多阿。这碑文记载的是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虽仅四百四十二字但“彰孝烈”的情旨溢於言表。……”

    於是对著一旁的众人开始讲述这样一个凄美动人、可歌可泣的故事以及人们那令人惊心动容的哀伤……孝女曹娥是上虞曹盱的女儿祖先和姬姓周王朝有著共同的血统只是年代久远迁居到上虞後就被人们遗忘了。曹盱不但有边打击乐器边唱歌的艺术才能而且还能和著曲调在祭祀仪式上舞蹈使众人高兴。汉安二年(公元一四三年)的端午节在祭祀潮神之日迎神船队由曹盱指挥逆江行驶由於风急浪高船被打翻曹盱落水身亡百姓许久没打捞到尸体。曹娥当时年方十四在江边大声哭喊寻找了十七天便投入江中。五天後曹娥抱著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

    《曹娥碑》的撰写是在曹娥去世八年後的事当东汉桓帝元嘉元年(公元一五一年)上虞县长度尚悲怜曹娥之义行为她改葬本请一位颇有名气向以治学严谨著称的学者魏朗为曹娥撰写碑文但魏朗担心写不好会贻笑後世故佯作未成而转请别人。度尚只得命其弟子年方十三岁的邯郸子礼(即邯郸淳)为之作碑文不加点一挥而就时人奇之。魏朗阅过邯郸淳的碑文後大加赞赏便将自己的底稿销毁了之。於是《曹娥碑》上刻写的便是邯郸淳撰就的碑文。

    碑石既立加以碑文妙绝自引得凭吊者如云似潮当时著名的学者蔡邕便是其中一人;当年遇赦後其因惧宦官报复不敢回乡里在十多年来流亡生涯中远迹吴、会闻《曹娥碑》而径访之时值暮夜只能手摸其文而读感叹之余乃题八字於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然而蔡邕题辞的含义是什么观者不得而知而蔡邕辞世这便成了一个谜。

    说完故事忽然听到庄门外有鼓掌叫好的声音。由於专注以致众人并未察觉此时莫不神色紧张剑拔弩张。一名中年男子在两名壮汉一位俊俏书生的陪伴下走进庄来身後跟著十余名亲卫一见便知个个身手不凡更显来者非比常人。

    来者不是别人赫然便是曹操。

    那两名壮汉不必问也知是许褚和典韦。至於那名书生陆羽曾在长安悦仙楼中见过不就是女扮男装的曹葳。

    一旁的张飞立即跳了起来大喝道:“曹孟德!你竟敢来此……”

    陆羽连忙制止低声道:“三将军!记得我们的约定……来者是客先听他怎么说。”

    说著还用手指了指表示有许褚和典韦在打起来可没什么把握。

    张飞瞪了曹操一眼看了看两个大汉只能“哼”了一声气呼呼的坐下。

    曹操却大笑著道:“蔡伯喈是我故友。途经过此想起老友便来一探贤侄女莫怪阿。”

    说著却以询问的眼神看向陆羽。

    蔡琰微笑答礼淡淡回道:“丞相心系民女感激。这位是民女夫君丞相也认识的……”

    曹操闻言不由心头剧震默然了一会儿才叹道:“操之前已闻知犹半信半疑……。伯喈一代大儒贤侄女又是才貌双全。所谓佳人配才子操虽不才所出数子人品才干还算不错本欲与伯喈结秦晋之好奈何前有仲道今有子诚。唉只能叹我父子福薄阿……。不过也的确只有子诚才德堪配贤侄女可惜操不能参加婚礼贤侄女和子诚万勿见怪。”

    话是这么说眼中杀机却一闪而过。

    蔡琰看不出来只是淡淡回礼陆羽却是心头暗叫不妙急思脱身之策。此时忽然一名中年男子由卫家随扈中向前走了几步来到蔡琰身後背後佩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