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五章 农工商务(2 / 3)  三国志之辅佐刘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和甜头齐下-严厉执法就是棒头对反抗者不稍宽贷、妥协即使有关系背景者只要证据确凿一律按律治罪绝不姑息纵容;甜头就是设置“辅业宗掾”一职掾曹数目按需要设置主要功能为辅导转业及协助各行业展藉以削弱部分有意愿的世族豪门的抗争力。

    此时书院和各州郡县的教育功能开始挥作用。原来陆羽在教育制度中特别著墨於“道德”和“逻辑”无形中使不少年轻学子怀抱大志理想对於社会不公的情形也愈深恶痛绝大多抱以改革的热忱和向往。虽然其中也有不少是世族大姓的子弟但是陆羽规定书院每旬只准假一天半每季只有半月假其他时间须“住宿”藉以对这班贵公子实施长期的“洗脑”。而藉考试成绩以定高下之故让这班贵公子也不敢轻忽以待惟恐成绩差便与宦途擦身而过大抵都相当用功。陆羽还不时要负责教育的教师举办各类针对社会不公的情形及改进之道的辩论以加强力道。

    经过数年的耕耘此时证明这一措施成效颇著;许多原来想起而抗争、甚至不惜要联合起来流血一战的世族大姓年轻子弟却纷纷起来反对和劝说而作为战斗主力的依附民甚至卖身隶徒因为有希望改变身份加上许多年轻学子被派各地宣传反而先起来对大地主和大商家作抗争。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後一根稻草”最令这些富贵大家意想不到的则是陆羽麾下“暗箭”数年来搜集的资料几乎充斥都是这些世家见不得人的事若是依法都会让其下场悲惨莫名或者曝光的话足以令其自相攻讦无形中将他们的联盟各个拆散了。

    就这么多管齐下、借力打力的结果让之前声言誓死抗争到底的世族豪门最後“雷声大、雨点小”的放弃抗争让陆羽等人主导的这一波改革得以付出最小的代价便走上坦途。

    第二是开通丝路其中更重要的是包括海上丝路。

    早在前一年三名阿拉伯商人拉默、吉尔、普约已来到交州虽是海船遇难漂来却说明了当时的“海上丝路”已具雏型。事後陆羽详问询问三人得知当时西亚的航海者已经知道利用季风展出一条连接红海、印度洋、波斯湾的航路可以从罗马帝国的亚、非各省直通印度夏初出海十二月开始返航。

    就在陆羽一边和三人说话一边将内容译给刘备和诸葛亮等人听时庞统忽然道:“我大汉孝桓帝延熹九年(公元一六六年)时曾有一人自称大秦使节还到宫廷晋谒哩。”

    陆羽闻言一楞立即追问拉默等三人却不知。陆羽眉头一皱转头问庞统道:“晋谒圣上须献贡礼来人都献些什么你清楚吗?”

    庞统还未回答诸葛亮已道:“曾听叔父说过似乎是有象牙、犀牛角、龟甲等物……”说著露出一副“你问这么多干嘛?”的表情。

    陆羽一拍大腿道:“这就对了!这些东西的产地是印度……哦我是说身毒。嗯看来拉默等人应该是想到身毒意外遭风浪漂过来。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一定可以探出一条海上通路由大汉直通大秦……”说著心想:怎么可能猜错?本来就是通的嘛;哎我怎么到现在才想起来?

    陆羽倒没料到他的话才一出口举座都被惊呆了互相瞪视许久连庞统也忍不住猛灌数口酒才能平复情绪。

    最後拉默等三人答应协助探勘这一条航路。於是由徐老怪和陆羽联合设计在陆家的全力配合下半年後在朱崖郡造出了数艘高达三十余丈的大海船装满蔗糖、丝绸、茶叶、蜀锦和陵锦等货物乘著强烈的东北季风向西南航去。

    按陆羽的说法这支船队如果顺利通过麻六甲海峡来到印度洋应该会到达身毒绕过身毒再向西去的话就会到达波斯湾甚至远达红海。照拉默的经验由身毒西岸到红海的航程约两个多月;他们还必须停留一个月将货和食物补充好所以顺利的话在第二年的四月间便会启程回航。

    就在陆羽估计船队应该到达目的地还得耐心等待时却已有好消息传来:原来船队装备了陆羽“明”的罗盘和他所绘制的大致地图天气又不差所以仅仅四十天左右就抵达了塞德兰(锡兰岛)和身毒。他们用一船的货物换取了整船的琥珀、珍珠、各种香料和作为各种作为食物调味的植物种子如辣椒、胡椒等立即尽返程--由於船只装备了脚踏式螺旋桨利用齿轮原理省力操作加上利用可起降的巨帆布竟於二月初就已回到朱崖郡。货物不用说立即销售一空利润之高竟以千百倍计船员也受到英雄式的热烈欢迎。船长等主要人员立即由费褘以最快的方式护送到长安向刘备等人报告经过。

    原来是拉默等人到达身毒东岸後竟遇上一向有贸易来往的熟客经过指点知道只要沿岸绕到西边就是熟悉的航路大得鼓励之下考虑刘备、陆羽等人担心就先派一艘船回来报讯。

    为此刘备军众人无不欢喜雀跃。除了西北的陆上丝路竟然也开通了西南的海上丝路。虽然航海旅种枯燥辛苦但是船运货物众多经过的地方也不同能交易的物品也更珍奇而贵重。此外不仅丝绸包括茶叶、瓷器、特别是蔗糖在这条航路上直到罗马帝国都是非常热门的抢手货。於是风起云涌吸引许多人前来冒险一博。

    带回来的各种调味料种子由陆羽下令费褘在交州地区栽植再推广到巴、蜀。不出数年已成为十足的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