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较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就是关羽领导的团队相较於张飞、赵云较为可靠包含关平、周仓、廖化等都是慕其名来投。所以在刘备心中关羽相当有领袖魅力很适合独当一面;换句话说在刘备的想法中“隆中对”里那“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的一名上将就是关羽。
那么为什么在取得巴、蜀後刘备没有作这样的安排反而任关羽为益州镇将?原因之一是陆羽、诸葛亮的反对同时关羽自下邳战後一直没有恢复自信;加上陆羽等人又题议一面可以培养赵云独当一面的能力另一面进攻汉中、关中也须借重关羽之勇总算让刘备勉强同意。
大会战结束关羽在攻南郑、守陈仓、战曹军中完全恢复了自信同时在战术运用上十分得宜刘备自不会再那么心有顾虑当然坚持要让关羽去守荆州好实现“隆中对”的战略大布局。
相对於三大军师刘备心中也有自己的一套战略规划:荆州北面防线由关羽主导镇於宛城要道、襄阳重镇及青泥关隘一线防卫曹操大军再伺机进攻。江南四郡由赵云负责兼守水路侧防孙吴的威胁。江夏由甘宁坐镇联通南北视需要支援两面防线。最重要的就是留徐庶总制。
这正是陆羽私下找诸葛亮、庞统关起门来讨论“关中对策”的原因。“隆中对策”的规画固然十分严谨但陆羽早已指出孙吴对荆州始终不能忘情;所以无论是“联吴抗曹”或是“曹孙伐刘”本是天下炉鼎的荆州势必成为三方逐鹿的焦点。得失之际不仅百姓流离不知凡几更重要的是这样只会加强三方的内斗和虚耗使“五胡乱华”的浪潮无可避免的掩袭而至……
陆羽还记得在“前世”每读三国总会感叹关羽的大意失荆州。之前的赤壁鏊战让孙吴崛起与曹魏抗衡曹操虽败还还不失雄心;但是鲁肃的题议“借荆州”却让正在写字的曹操惊得落笔可见心里的震惊和不安。後来吕蒙袭取荆州关羽败死麦城却破了三足鼎立的局势瓦解了孙、刘同盟也给予曹魏独大後来能加以各个击破的好机会。
虽然历史的大方向已然开始变动但是人的个性并非易改地理形势更未变动使陆羽不由总是感到心惊肉跳深恐重演历史的契合让已有改道迹象的历史潮流又归回原处那後果的严重性不要说他就是当世的这些人加起来也承担不起阿!
如果只有一个关羽也就罢了现在还加上徐庶。徐庶与诸葛亮本来就是好友又有亲戚关系当然也十分支持“隆中对”的策略。只是大环境既有变动形势有异如果照“隆中对”的规画执行反而会让本身陷入困局。在“前世”鲁肃之所以主张“借荆州”表面看似乎与他的“吴中对”相反实际上却是因应局势作更动。
曹操虽败实力犹存;东吴虽胜领地扩大但一面与曹军接壤的辖境反而变长增加防守困难另一面消化新领地不仅要花费时间还有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盘算之下宁可让已有相当根基的刘备去处理胜於自己去面对;何况刘备也亟待援手何乐不为?
现在情势正好反过来所以陆羽心中盘算是否要像鲁肃那样因应局势更动“隆中对”反过来“借荆州与孙吴”让曹、孙之盟破局甚至互相攻伐。只是要说服刘备、诸葛亮、关羽、徐庶这四人难度颇高。
在陆羽的看法里庞统才是最有旴衡全局的名士必然会赞成自己的想法否则战前他也不会对刘备道:“…关中三辅之地乃帝王之资秦、汉先後起於此。届时即便丟了荆州却也换得了八百里秦中之地远远划得来。”
这样一来要说服诸葛亮就有把握得多。而三大军师意见一致也不由刘备不同意。但是现在因应战略需要诸葛亮负责益州庞统规画凉州陆羽统筹雍州荆州则交给了徐庶。
偏偏荆州镇将关羽除了大哥刘备外谁也不买账;虽然三大军师在某种程度上能让他不得不服但是要对付徐庶却简单得很。何况前提是陆羽也要能说服徐庶来著。
这也就是陆羽在书房考虑那么久还想不出好主意的原因。
听到秦思雨大致的分析陆羽感到由衷的佩服因为他是拥有“前世”的记忆十分瞭解关羽、孙权、吕蒙等人的个性也明白他们交手的结果;但秦思雨仅凭个人观察就能猜出可能的局面陆羽只得叹道:“美爱妻真厉害能娶到你真是幸福。”说著已握住秦思雨的柔荑。
秦思雨微笑道:“夫君你是当局者迷。孔明和士元早就看出来了也有解决之策只等著你开口就可以讨个人情。”
这完全印证了陆羽的猜测不过他只能摇头叹气道:“我也知道但这个债委实欠不得谁想得出他们会讨什么来著?”
秦思雨忽然露出俏皮的表情道:“爹爹三番两次来跟思雨说要思雨求个情。夫君你又怎么说?”
陆羽乍舌道:“那就给岳父大人加一成丝路的利润好了。改革之事牵涉家国大事民生利害除非主公才有权力更改;不过……”
陆羽改用严肃的口吻道:“这事真的生那也是我思退之时。届时你们也只能跟著我辛苦的隐性埋名田园聊生了。我想几位岳父大人应该不会那么忍心让爱女变成黄脸婆跟著我这穷酸小子辛苦过活吧?”
秦思雨道:“只给爹爹好处恐怕宓儿和贞儿会不高兴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