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论才大会(2 / 3)  三国志之辅佐刘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定来不及救那孩子,该日甄宓定要好好谢谢先生。”

    陆羽一听这话不由心中喊天,你要谢我也不用当众说出来吧,看这些人虎视眈眈的样子,我能不能活到你谢我那一天还是个问题呢。

    果然,众人一个个冷冷望着陆羽,眼神中射来一片寒光。如果眼神可以杀人,陆羽恐怕死了近千次了。

    甄宓脸上露出一个不易察觉的笑容,转身走到自己的座位。她一走开,陆羽立刻坐了下来,周围那杀人的目光可不好受。

    这时甄宓脸上恢复了那种淡然的神情,轻轻对一旁的一位中年书生道:“孔璋先生前些日拿给甄宓的书,甄宓都拜读了,果然是惊世之作,真不敢相信我们竟生活在一圆球之上,而在神州之外还数倍于神州的土地。真想见见那位有‘四州之才’之称的子诚先生,看看他到底是个如何博学多才的人物。”

    那位被称作孔璋先生的中年书生这时道:“陈琳素来未有服人,却对子诚先生心服口服。琳与子诚先生虽未曾谋面,但观其书已是心生景仰,如不是俗事繁多定要前去荆州日夜讨教。”

    袁谭这时眼神中透出一丝嫉妒,不屑地道:“那些书不过是胡言乱语罢了,先生何须当真。”

    甄宓听了不由秀眉微皱。

    没想到一直畏畏缩缩的季玉这时突然站起来道:“在下这次前去南方,就曾在襄阳逗留过一段时日,有幸在子诚先生的荆山书院旁听了几堂课。子诚先生的书里面有许多内容都已经由书院的学生映证了真伪,他们管这种映证叫‘实验’,而且许多工匠根据书中的道理制成的东西,都要比原本好用许多倍。”

    甄宓一听不由大感兴趣,详细询问了荆山书院的情况,最后道:“季公子在襄阳游学这些天,想必见过子诚先生尊驾,不知子诚先生是何许样子?”

    季玉不觉有些不好意思,汗颜道:“子诚先生乃世之贤者,终日忙于大事,玉虽有心拜见,但总是铿锵一面,近日闻先生外出办差去了,季玉方才回转。”

    甄宓不由有些失望,而袁谭心中不忿,想要反驳,但却不知如何开口。

    旁边郭图一见出声道:“图闲极无聊之时也曾看过那些书,书中不过是奇技淫巧,看似有用,实则是误人之道。圣人言‘授之以理,则无所不能用;授之以乐,则无所不能兴。’读圣贤书之人,当学的应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道理,而那陆子诚却让学生学些奇技淫巧之术,此与贩夫走卒何异?”

    一番话说得不少人纷纷低头,甄宓也不觉露出深思的表情。而陆羽心中却充满了怪异感,想不到在千里之外的这里,一群人却在为自己的几本科普教材争论不休。此时陆羽也明白了为什么甄宓要举行这样的论才大会,古代女子要获取知识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

    而旁边季玉这时却涨红了脸,但这个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根深蒂固,上智下愚是天经地义的道理,要季玉超脱出这样的思维,实在是有些难为他。

    陆羽心知季玉暗恋甄宓,不忍他在心上人面前如此难堪,开口对郭图道:“先生之言在下不敢苟同,伏曦造琴瑟,芒作纲,芒氏作罗,女娲作笙簧,奇技淫巧,若为无用,则伏曦、女娲、黄帝、舜、禹等古之圣人,为何皆有志于此,此非奇技淫巧也,此圣人之事,今者以为此等事不过小人之学,君子鄙之,此所以今之不如古也。古之君子,于经典之外,骑射博物、天文算术之学,无所不通,何以是贩夫走卒之道。在下认为此与彼乃是体与用的关系,圣人言‘民无高低贵贱,皆有所用。’无论是高官权贵还是贩夫走卒都有所长,自然所学的知识也不应千篇一律,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理论需要实践来证明,两者非但不是对立的,还需互相依存,不同的是需要不同的人才,自古得人才者得天下,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各行各业最好的人才,那他将是不可战胜的。”

    一番话陆羽脱口而出,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讲了这么多。大厅中一篇鸦雀无声,人人都还震惊在那一番话中,甄宓看陆羽的眼神中更是射出比太阳还要炽烈的光芒,看得陆羽头皮发麻。

    甄宓这时感叹道:“‘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理论需要实践来证明。’真是发人深省的句子,先生说国家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甄宓也觉得有理,但不知先生对治国之道有何看法?”说完热切的看着陆羽。

    陆羽一听顿时脑袋三个大,连忙道:“陆成说的都是这些日子我家公子交给我的道理,在下不过一个下人如何懂得许多,让小姐见兴。”说完赶紧坐下,闭口不言。

    甄宓哪里会相信陆羽的话,不由暗暗生气,还从来没有人像他这样,明明一肚子的才华,偏偏要装出一幅什么也不懂的样子,真是气死人了。

    就在甄宓不打算放过陆羽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声唱喏“糜贞糜仙子到”。

    这一声仿佛在陆羽耳边响起一个炸雷,陆羽满脸震惊的向门口望去。

    果然,在门口出现了那熟悉的清丽身影,一身米黄的鹅裙,轻柔的披肩搭在肩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俏脸上满是憔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