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审公子能知大义,著实难得。操定当奏明陛下,表此大功。
审荣闻言,又是点头,又是弯腰,几乎不知怎麽表达自己的感泪之情∶能为丞相效劳,是荣之幸。
曹操哈哈一笑,策马向前走去。就在这时,城头上突然一声轻响。紧接著一块巨石轰然而落,直向曹操砸来。
但曹操的脸色却平静如水,丝毫没有惊恐之色,因为一道巨大的身影已经挡在曹操身前。
许褚虎吼一声,策马来到曹操身前,裂马刀狂舞而出,精光闪亮的刀锋上透出阵阵刀芒。
天崩地裂般的一声巨响,从城头砸下的巨石化作颗颗碎石,漫天落下。
典韦对审荣怒哼一声∶狗贼!竟敢赚我们。说著,手中玄铁戟砸下。
此时审荣被剧变惊得目瞪口呆,还没来得及解释,典韦的玄铁戟已经砸了下来。
玄铁戟重八十七斤,即使审荣神志如常也难挡典韦这一戟之威,何况神志被夺之时。
一阵骨骼碎裂的声音传来,地上多了一摊肉泥。曹操消消的看了一眼,然後面不改色的转过头去。
不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黑夜中,无数羽箭射了过来,带起一阵血雨。
然而曹军此时现出天下精锐的素质,几乎不用指挥,一群士兵已飞奔而出,举起手中的大盾,组成一个巨大的盾阵,飞来的羽箭大半落在了曹军士兵的大盾上。
似乎意识到羽箭无法给曹军带来多少伤亡,黑暗中突然亮起无数火把,城门左右传来无数喊杀声,无数袁军士兵杀了过来。
在邺城下,曹军聚集了六大军团,将近五十万大军;但是此刻,在这城门口,袁军却是曹军的数倍。
手持圆盾的虎卫军士兵紧张的站在曹操身边,而曹操则面色如常的看著扑上前来的袁军。
不远处一员大将飞奔而来,手持一把浑点钢枪,赫然是一脸焦的文丑。
文丑奔到曹操身边,虎声虎气道∶丞相,袁军的人太多了。您还是先到城外罢。
曹操面无表情,目视前方道∶我若离开,谁人还肯向前?此时正是破城之机。传我将令,众军只淮向前,不许退後,违令者斩。
文丑听了,低头奉令,转身飞奔而去。但袁军此时也是拼死一抟,利用人数的优势将曹军逐渐挤压到了城门边。
这时曹操身後典飞奔而出,来到前军,将一对玄铁戟挂在马上,抓起腰中数把短戟飞掷而出。
每出一戟,必有一人倒下。数十戟飞出,例不虚发。袁军士兵望之胆寒,莫敢上前。
此时典韦亦已发尽短戟,乃抄起马上双戟,轰然挥下。天空中彷佛闪过两把巨刃斩,在地上留下深深的两道裂痕,袁军士兵被劈得血肉横飞。
身後颜良、文丑一抄厚背刀、一持浑点钢枪,策马奔出。三员大将虎入羊群般,瞬时间将袁军冲得七零八落。几乎在一眨眼之间,局劫就逆转了过来。
其实,如果许褚没有替曹操挡下那块巨石,如果袁军中有人能挡住典韦,这场仗本来不应该是这样;或者如同官渡之役,袁绍误中流矢而亡那样,如果曹操被流矢、甚至流石误伤、曹军便极可能因为这一场小仗,输掉了整个河北。不过战争就是如此;战前种种可能都有,战时便没有那麽多的如果可言,结果更是以成败论。
这时曹军开始站稳阵脚,後援也源源不断的从南城门冲入城中。袁军最终没有抵挡得住越来越多的曹军,邺城陷落只在早晚。
火光四起,到处是喊杀声,到处是哭喊声,到处是刀光剑影,没有人可以形容此时城中的混乱。就在此时,府衙上空突然燃起冲天大火,照亮了半边天际。
虽然进城的曹军奉令拼命救火,邺城府衙仍只剩下了一片废墟,曹操不得不把行辕放在袁府中。
曹操高坐在大厅之上,手下文臣武将分别坐在左右下首。
这时,典韦提著玄铁双戟,灰扑扑的走了进来,身後四个士兵还抬著一个人,只见那人露出的脸和手都有灼伤的痕迹,此时正昏迷不醒,赫然便是审配。
典韦低头对曹操道∶丞相,我冲入府衙,就剩下这老儿一人,坐在要塌的房子里,怎麽也不肯走。我只好将他打昏,拖了出来。
曹操看到审配,高兴的对典韦道∶能救出正南先生,算你立上一大功。典韦不好意思的摸摸头,憨厚的兴笑。
这时曹操吩咐典韦身後的士兵道∶你们把正南先生带下去好生照料,万不可怠慢。
几个士兵躬身行礼而去,这时夏侯提著一员五花大绑的小将走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