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是工夫可以等。
听完对崔玉的引见后,李愔对他倒是有了几分兴味,从一个浪荡子转变成五好青年,这种人可不多见,而且这倒是和他有点相似,只是李愔和之前的李愔完全是两个人,而对方却是由于娶了个好老婆。
另外对于崔玉和王况两人结伴而来的缘由,李愔也很猎奇,只惋惜武媚娘对这件事也知之甚少,只知道仿佛是五姓七望这些传统大世家外部出现了成绩,而他们两人来找李愔的缘由,也应该与此有关。
商谈完正预先,李愔又陪武媚娘温存半晌,这才依依不舍的分开,至于崔玉和王况在登州城的一举一动,都在武媚娘的监视之下,并且随时向李愔禀报。
李愔也趁着这几地利间,将登州的事情做一个安排,他这次回长安,估量要到明年才能回来,如此一来,登州城的大大事宜,都要由赵复来处理,不过李愔来登州时带来的官员中,大部分也都会留上去,比如深受赵复赞赏的刘仁轨,如今燕北只是挂了个长史的名义,除了商业之外,其它事都交给了刘仁轨去做,虽然这个脾气耿直的年青官员不是很招人喜欢,但因其处事公正铁面无私,在登州也靠拢了很大的人望。
由于只是在长安住一段工夫,并不是不回来了,因此李愔决议一切从简,府中只将一些必要的仆人厨子等带回去,剩下的大部分都留在登州。只是惜君那里却有些费事,由于这次回去,李愔要处理很多商业上的事,所以她要带的人真实有点多。
另外李愔还要预备礼品,毕竟回长安一趟,给各位亲朋好友带点礼物是必须的,不过这时李愔就觉得本人的亲朋好友真实有点多了,光预备的礼物就装满了几条大船,想从简都从不了。刚把一切的事情预备终了,李愔不断等着的王况和崔玉两人,也终于上门拜访。
“年余不见,殿下风采更胜往昔,又将登州管理的如此有条不紊,真是让王某敬仰之至!”王况携崔玉离开王府,立刻得到李愔的热情招待,并且设下酒宴,招待两位贵宾,而王况刚一出去,立刻就对李愔一顿吹捧。
“哈哈,王兄太客气了,不知旁边这位如何称呼?”李愔谦逊了一下,成心问道。
“在下清河崔玉,拜见齐王殿下!”不等王况引见,崔玉本人站起来,一躬到地说道。
“哦,原来是崔兄,快快请起,你我年岁相当,别叫什么殿下不殿下的,还是叫我六郎好了。”李愔故做惊喜,上前将崔玉搀扶起来,竭力做出一副礼贤下士样子。
李愔和崔玉初次见面,自然免不了相互吹捧一番,而王况不是笨人,在一旁帮着两边吹捧,等酒宴预备终了,三人分宾主落座,李愔绝口不问两人此番来的目的,而是东拉西扯乱说一通。
王况在上次吃亏之后,特意对李愔的脾气停止过研讨,知道对方是在等他们将此行的目的讲出来,于是应付了几句之后,和崔玉对视了一眼,趁着李愔说话的间隙,突然站起来说道:“殿下,我和崔兄此来,是有要事相禀!”
“哦?”李愔掉以轻心的挟了块鱼肉放入口中,瞟了两人一眼,这才问道,“王兄,不知是何要事,居然要两位亲身跑一趟?”
看到李愔似乎毫不在意的样子,王况有些着急,转过桌子上前一步,再次躬身说道:“殿下,此事非同小可,由于一些缘由,连同我和崔兄背后的家族在内,天下五姓七望曾经结合起来,要对殿下及大唐的整个工商业停止打压!”(未完待续。假设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引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