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比这里多打不少呢……”
听到三弟喋喋不休的讲述,精明商人有些不耐烦,启齿打断道:“那人呢?”
说话被大哥打断,胖财主却一点也不生气。笑呵呵的说道:“大哥你别急嘛,人手也不是成绩,您忘了高句丽那边离哪里近了?”
听到三弟的这么一句反问,商人也是一愣,他往常经商跑的地方多,高句丽那边虽然没去过,但登州却是去过。知道登州与高句丽隔海相望,而想到登州,立刻让他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脱口说道:“三弟,你是想买奴隶种地。”
“大哥果真是做大生意的人,一下子就猜到了误点上!”胖财主一脸兴奋的赞赏道。
不过商人立刻又有些担忧的说道:“三弟。用奴隶耕种虽然是个好办法,但你那可是两万多亩,若是想要全部耕种,最少也要上千奴隶,这其中的破费暂且不说,就算是我们有钱,可也不好凑齐这么多奴隶啊!”
“大伯,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人,如今野廷除了颁布了土地置换之法,而且还引荐用粗种之法。对田地不用服侍的那么精细,耕作之时的环节能省就省,再加上多用畜力,一个人能耕种的土地是以前的三四倍,算起来两万多亩地。也不过几百个奴隶罢了,而且三叔换那么多土地,并不只仅是当成耕地的!”看到三叔解释的有点费劲,干脆本人抢着说道。
“哦,不种地那还能做什么?”商人有些猎奇的启齿问道。
看到大哥有些松动,胖商人和读书人对视了一眼。然后才兴奋的说道:“大哥,您能够没看最近的报纸,报纸上都说了,辽东和高句丽那里矿产丰富,特别是其中的煤矿和铁矿,曾经被人发现了好几处了,若是我们置换的土地上,也能发现一处矿产,那我们家还怕缺钱吗?”
“开玩笑,人家说你就信?”对于报纸这东西,商人也听说过,只是还没来的及细心了解。
“大伯,这你就不懂了,报纸可是齐王殿下办的,下面的话简直字字真金,而且我还听说,齐王府的人曾经在高句丽那里发现了一个大铁矿,而且是露天开采,储量非常的惊人,如今长安城的不少世家大族,都在与齐王殿下商谈协作开矿的事呢!”听到大伯诋毁报纸,年青读书人立刻一脸不悦的说道,他可是大唐日报的忠实读者,简直是每期必看,而且他也一向将齐王李愔视为大唐皇位最适宜的承继人。
“齐王殿下!”一提起李愔,精明商人立刻肉体一震,毕竟这位王爷可是商人心目中的财神爷,无论什么生意,只需与齐王沾边,立刻就能大赚特赚。
“大郞,你既然知道殿下的招商,那能不能让我们家也参上一股?”精明商人一脸狂热的拉住侄子的手问道。
一听大伯的话,读书人立刻一脸苦笑:“大伯,这个音讯我也是听一个同窗说的,人家是官宦世家,却还没资历参与,以我们刘家的那点家资,怎样能够参与到这种大生意?”
商人刚才也是高兴的过了头,一听侄子的话,立刻醒悟过去,急忙松开侄子,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过还是有些犹疑的问道:“三弟,虽说辽东和高句丽多矿,但万一发现不了矿怎样办,最后不是还得种地吗?”
商人没有发现,他如今的语气曾经暴露了本人的内心,显然是曾经赞同了换地之事,而且想到换到的地能够有矿产,他曾经不太满足种地的那点支出了。
“大哥,这点我也想好了,能发现矿产最好,若没有,那好田地就买些奴隶种,其它大部分的地,我们也不用花大力气开垦,而是建牧场,让奴隶放牧,然后你在那里建个罐头厂,牧场里出产的牛羊宰杀后做成罐头,然后运到边疆销售,反正那里临海,走海路也便宜!”胖财主非常兴奋的说道。那么多的地,光放牧挣的钱,也比原来的两千多亩下田支出多。
商人没想到本人这个弟弟想的还真周到,无论置换来的土地做什么,仿佛都比那两千多亩的下田来的划算,这下他终于没有了反对的理由,想了想只得说道:“好吧,反合理初父亲把田地都留给了你,而且你又想的这么周到,那为兄也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不过……”
说到这里,商业精明的眼睛扫了一下胖财主和年青的读书人,有点不满的说道:“不过大郞,这个主意可不像是你三叔能想到的,一定又是你在捣鬼是不是?”
“嘿嘿,大伯不愧是大伯,就知道小侄的这点把戏瞒不过您!”读书人听后嬉皮赖脸的说道,这些天他经过报纸,了解了不少朝廷的政策,再加上报纸对辽东和高句丽的报道,使得他很快看到其中的时机,于是撺掇着老家里的三叔,将家中的田地置换出一部分,不过又担心大伯不赞同,所以才和三叔合伙演了这么一场戏。
就在这叔侄三人相谈甚欢的时分,在他们身后靠窗的那一桌,却有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坐在那里,专心致志的将他们的说话全都听到耳中,而在青年的对面,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也听的非常仔细。
“九弟,如今明白为什么我要燕北他们在报道高句丽战争中,参加那么多关于高句丽和辽东风土人情的描写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