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国家的敌人!(3 / 3)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至后来苏联因为入侵芬兰,没有精力和实力去浪费在罗马尼亚身上。这也让罗马尼亚彻底向德意志第三帝国靠拢,到如今德意志第三帝国和罗马尼亚更是直接签订了全面同盟协议。

    当然,如果说德意志第三帝国吞下罗马尼亚的过程中没有付出什么。那也不全是正确的。其中存在什么猫腻呢?答案在于德意志第三帝国对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态度身上!

    那是一张廉价的支票,由于民族情绪与历史根源的关系,德意志第三帝国注定无法直接出兵或是用和平方式入侵或吞并波罗的海三国,但是德意志第三帝国也注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波罗的海三国被苏联吞并,这也就有了交易的存在。也就是说,德意志第三帝国愿意。或者同意帮助苏联完成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吞并行动,而苏联需要付出的平等交换则是放松对罗马尼亚的政治野心。

    有了瓜分波兰的合作先例在前,这个交易条件也马上被苏联接受了,因为有了德意志第三帝国干涉的波罗的海三国有被干涉的波罗的海三国,苏联吞并所要付出的代价将是不同的,而且在交易完成后,德意志第三帝国也严格遵守了自己的承诺,这也就有了莫洛托夫对近卫文磨说那句话的事情发生:日耳曼人比日本人讲信誉!

    显然。在此时的苏联看来,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信誉是良好的。德意志第三帝国所做出的承诺都是可信的,至少日耳曼人没有出尔反尔的先例。而日本……难道日本出尔反尔的事情做的还少了吗?

    鉴于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良好信誉。伟大的斯大林同志在信中提出了一个跨世代的建议,那便是苏——德两国划分新的非军事区,在维斯瓦河下游(波兰)的平原的带,苏——德双方减少驻军的数量,将双方原本100公里的非军事区扩展到250公里。在立陶宛方向,伟大的斯大林同志提出一个非常友善的建议,邀请德意志第三帝国驻扎在东普鲁士的第1集团军进驻亚穆纳斯河流域。

    这真是一个让人惊怵的建议,至少徐阳在看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陷入呆滞之中,他非常怀疑伟大的斯大林同志是不是察觉了德意志第三帝国在未来的军事意图。

    德——苏两国自从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一直存在100公里的非军事区,然而谁都没有把这个非军事区当一回事,双士兵甚至常常在边境线上随意聊天,或是交换步兵武器、装甲战车进行玩闹,最为凸出的就是在1940年的6月期间,法国正式签订投降协议,苏——德在边境线的双方装甲兵曾经交换坦克驾驶,这也留下了一个其实并不好笑的笑话,大意是:如果有那么一天两国开战了,他们可以在战场上互相俘获对方的坦克,用来添加自己的战勋。

    知道德意志的元帅和将军们看完伟大的斯大林同志的信件后,他们开口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他们说:“愿上帝宽恕应该被宽恕的人!”

    他们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核心成员,其中大部份人皆有参与制定《巴巴罗萨》对苏作战计划。

    无论在过去还是将来,在民族、国家的利益面前,人人都没有权力进行选择。

    而现在,德意志的军人们,他们所要面对的是国家选择的敌人:英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