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两艘大型战列舰,几乎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中国海军在数量上想超越日本,根本没有任何希望、同样也没有任何必要,过去自己认准惟一可行的路线是航母和潜艇,如果现在要造战列舰的话,那就只能是战列舰的质量和吨位、火力,要远超过日本海军目前已有任何一种战列舰。
若是可以装备两艘足够强大的战列舰,对于提高国民荣耀和国家威望而言,无疑是有利的选择,两艘大型战列舰看似消耗巨额的经费,但却可让日本陷入同样的竞赛之中,以日本对海洋的敏感,一但中国海军装备两艘强大到足以让其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之中的大型战列舰,其一定会不惜一切投入巨资建立威力更强大战列舰。
在历史上,一战结束之后,对建造战列舰最为狂热的正是是日本,这个直接从甲午海战、日俄海战中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的日本,对海洋霸权的追求来得甚至比大英帝国还强烈。它把财政预算的三分之一花到制造战列舰上去,甚至连幼儿园的孩子也参与到捐款造舰运动中。
而这种军备竞赛进行下去,最先被拖垮的只会是日本,如果不出意外明年欧战将会停止,而那时海军拿出两艘前所未见的大型战列舰方案后,为保持海洋优势日本必定会不惜一切追随下去,没有了战争红利的支持以及后年大地震,再加上迫在眉睫的海军军备竞赛,都足以拖垮日本脆弱的经济,同时两艘大型战列舰的建造,会严重拖延日本计划中的陆海军航空队的建设,而空中才是未来打击日本的重点,而不是在海洋。
来到日本的三个星期,陆徵祥发现自己已经患上抢眼症。每天总是到很晚才躺下,却很早就起床了,但是昨夜陆徵祥却整夜未睡,昨夜10点,中日两国间举行的第十三次会晤终于就最后一个问题达成了协议,今天两国将正式签定协定。
早晨七点钟刚过,宾馆内的服务员便端进来早餐,非常简单的日本式早餐,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厚蛋烧、味噌汤加上白米饭。尽管陆徵祥在吃的方面并不讲究,所以到也不觉得有什么,而今天陆徵祥却怎么也吃不下。
未吃早餐的陆徵祥仔细的最后一次审查着今天上午将要签定几份协定条约,对于陆徵祥而言这份协定无论是对个人或是国家都异常的重要。这或许是自己记忆中,经自己之手签定的第一个近乎于“平等”条约,但正是这份近乎平等的条约,却让陆徵祥的心情的异常沉重。
第一份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按照协定的规定,未来两国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同时双方将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
但最为重要并不是这份恢复外交关系的协定,这份协定在陆徵祥看来几乎是可有可无,而最重要的却是《中日两国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以及《附约》。按照这三份条约规定,山东德国租借地、德国所占的公产和青岛海关、青烟、青沪海底电线于于12月20日当时交还中国,胶济铁路、青岛盐厂和青岛、济南的电台由中国赎回。日本共和十一年二月前完成撤兵等等。
尽管这一条约签定和国人所期望的无条件收回山东权益有违,但在陆徵祥看来自己已经竭尽全力达成了总理的要求,收回山东全部权益,日本撤军,三周来的十三次谈判实际上就是围绕日本在青岛以及山东的特权要求,在这上面自己寸权未失,尤其是在中日合办矿产上,更是坚持未予松口,最终迫使日本让步。
如果说不尽人意之处,恐怕就是共和政府将出资赎回胶济铁路、青岛盐厂和青岛、济南电台等一些德资企业,但自己已经尽了全力,让他们无条件归还山东权益,有时国人把外交和列强想象的太过简单。
当天上午十一时,在经过最的审核后,身为总理特使的陆徵祥同日本外务大臣内田康哉在外务省内签定《中日两国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以及《附约》,会后日本外务省举行招待午宴,同时向外界公开的条约内容。
“……今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之签定,将促成共和中国与日本帝国世代友好、永享和平!”
此时高举着酒杯向各国新闻界以及各国驻日大使说着祝词的陆徵祥并不知道,他今天签下四份条约在国内将会引起什么样的震动,而他本人又会遭受什么。陆徵祥明白自己完成总理交待的任务,收回了山东权益,同时为国家争取了时间。
自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至于《山东悬案铁路细目协定》将会不久后在西北由两国铁路部门进行进一步协商。而自己签定的这三份条约会在国内引起什么样的轰响,陆徵祥却可想象一二。(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