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卷新时代 第9章 万吨!(祝新春!求月票!)(3 / 4)  小市民的奋斗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昆铁路的施工工地上,所看到的不是普通的铁路工人,而是国防军铁道兵的工程部队的身影。

    “高台阶、大爆破、土溜槽、低进线,直接采用爆破作业,掀开压在矿体上的大山,直接露出矿脉进行露天开采!”

    那名国防军工程兵少校的声音并不大,但是却让众人眼前一亮。但当众人在心头一算,会场中再次沉默了下来,气氛再次紧张了起来。

    眉头紧皱的矿山工程总指挥向万烈,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心头计算着需要爆破的方量。

    “需要爆破的方量至少在1000万方以上,完成这么大的爆破量,需要多少炸药?陈少校!”

    直到这时,陈燕鸿才知道那个少校姓陈,和自己同姓。

    “大约需要一万吨炸药!”少校的声音非常平静,似乎他说出的不是一万吨,而是一千吨或者说一百吨。一万吨炸药!即便是爆破工程更大的成昆铁路规划用药不过只有三万吨,不过那是整个工期的耗用量,而不是一次。

    “一万吨!”

    刚刚回国的陈燕鸿被和自己同姓的少姓吐出的数字给惊呆了,陈燕鸿没有注意到当陈少校说出那个数字后,会场里一些人手指间的香烟甚至都跌落了下来,每一个人都被这个数字惊呆了。

    “……一万吨!”

    向万烈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可以想象如果这份报告递交上去,得到的批付是什么,用一万吨炸药去开一座矿山,尽管多年来,工程人员早已习惯使用大量炸药移开山头,但是一次使用一万吨炸药,这还是第一次。

    “各位,目标我们的经费是85。6万元,如果采用铁路修到山顶和按15米的台阶进行剥离的设计方案,预计支出大约需要增加至127。5万至130万元。如果采用炸药的话,我们可以在不增加预算的前提下,提前完成工程!”

    “陈少校,我提醒你一下!一吨矿用炸药是45元!一万吨是45万元,至少需要增加28万元!”

    说话反驳的是负责后勤保障的湖南人徐文科,显然他比在坐在任何人都了解炸药的价格。

    “不一定要用买的,我们团在江西开矿时,为帮助企业节约经费,是从市场上直接购进硝酸铵,自行配制炸药,当时我们配制了1500吨炸药,为企业节约经费4万元!炸药成本至少可以节约50%以上!这一点没问题,我现在担心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设备开凿巷道进行药室施工,我们的人手和凿岩机不够。”

    “人手和设备我来想办法,陈少校,你们作出一个具体方案!这么大规模的爆破,恐怕……”

    最终向万烈还是点头同意了这个方案,赶进度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至于其它就不是自己能考虑的事情了。

    ————————————————————————————

    在过去的近三个月之中,数万名矿山工人和国防军工程兵一起用铁锤、钢钎,一寸寸地向大山的腹部开凿出一块宽阔的“地下室”,以便于日后实施爆破时堆放炸药。

    淋漓热汗浸湿全身,从石尘弥漫的药室巷道中推着一车碎石出来的陈燕鸿无力的躺靠在一旁的碎石上,终于完工了仰望着天空上的娇阳,只觉得头晕目眩,天地旋转,尽管身上穿着一件单衣,却未觉一丝冷意,累!非常累!作为机械技术人员,原本陈燕鸿的工作不过只是负责机械设备的安装,而现在每天却需要到狮子山从事繁重的推石。

    朱家包包铁矿有5个山头,最高的就是狮子山。这是个独立的山头,位于矿区中部偏东一点,覆盖矿区主体之上,其下部矿石占矿区储量的82。8%,剥离量占全矿的68%。因此朱家包包大爆破选定在狮子山进行,根据计算,整个爆破需要完成了山体状巷道路62条,总长度14562米,掘凿装药室586个,共13379立方米,而这一切要在三个月内完成,为了确保工期,指挥部几乎动用了手头的每一个人力,包括技术人员也被推了上去,幸好头顶坚固的花岗岩让人不需要担心塌崩之忧。

    “燕鸿,你说咱们这么拼命是为什么?到最后这些工厂投产几年,国家收回成本,还是要转给那些企业,马钢转给安徽的那些个地主什么的组成什么长江财团,他们不过只花了1000万,当年国家投资了3000多万!咱们这么累,最后还不是肥了那些人,他们现在在家里陪着家人过春节,咱们落着什么了?”

    同样累都快直不起腰的朱启民在一旁抱怨着,春节快到了,按照常规,这时候大家应该早已经放假,返回家乡或进城过年,而不是窝在这鸟不拉屎的山沟里,推着几百公斤重的推车运碎石。

    与西方各国不同,在中国工业发展尽管引入大量民间资本,但是起到主导作用的依然是国家,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着国内的工业经济,中央政府直接制定工业发展规划,随后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同时向社会募集规划企业股份,由政府推动国家急需重工业建设,但在企业赢利并收回成本后,负责项目投资的中央信托集团,会将其控制的企业大分部股份出售予民间企业,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