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已经落在驼峰山上,气候反而更加闷热起来,林莽静止在那里,悄然无声。克里斯混身湿透,在给帐篷打桩。马尔沙不相信暴风雨真会到来,撑好帐篷、构建良好防御都绝对没任何害处,毕竟谁知道夜里会发生什么?或许他是对的也不一定。
在夜幕即将笼罩大地时,福克命令机枪射手,向着丛林里盲目射击,各打两百发子弹,好像兰芳国民军真的就一直潜伏在雨林之中等待着他们的到来一般……
“黑骑士”12基地位于25号公路东侧的雨林之中,占地面积大约有数平方公里。几十排木制的简陋营房中央,还有几块足球场大的训练地,在基地内甚至还有一家的野战医院和小电影院以及酒吧,医生大都是从国内招募的医生,公司为这些士兵提供最好的待遇,至少相比于兰芳国民军而言,黑骑士或许在火力上不及过去的国防军,但是在后勤保障上,却不亚于国防军。
基地四周有双层铁丝环绕,在铁丝后面还有地堡和沙袋工事,戒备森严,四百米之外,所有林木全部砍伐净尽,射界开阔,可以防止遭到突袭,尽管在这里没有任何突袭的可能,但他们仍然坚持按照国防军的宿营条令对基地进行着良好的防御规划。
营地里的士兵坐在弹药箱上打着扑克,偶尔有直升机在营地内的机场起降时,他们会连忙按住扑克以免被直升机气流吹飞,空中的来回起降的z-2型运输直升机是西科斯基公司的制造的“旧型”直升机。
共和十一年10月投入生产z-2直升机是用于取代西科斯基研制的z-1型直升机的,显然无论是从体积还是功率,它都比它的前辈更上一层楼。而且z-2也拥有更大的航程,更平稳的起落架设计,更容易控制操作,以及它独特的一项优势,他的机身重量只占飞机全重的17%,得益于超硬铝合金蒙皮和铸件。
在z-2完成试验后,在为期4个月的测试中,国防军对其进行了战术控制任务、飞行员营救、战地救护、前线物资运输以及执行秘密行动的一系列测试。测试的结论是令人鼓舞的,z-2直升机由于其宽大的机舱,和较远的航程,以及在山地的优良机动性和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起降能力,非常适合用于人员营救和人员后撤。但是,由于其在低海拔飞行时机身颤动非常厉害,试飞员得出该型机不适合用于战术控制任务。
在共和十二年4月投入量产的z-2直升机已经改良了这一缺陷,在中日战争后期参与了许多物资和人员的运输行动,总之,z-2的表现使终是令人满意的,因此陆军、空军以及海军都打算在其基本型上加以改进,到年底,陆海空军已经采购了超过760架z-2直升机。
到共和十三年年初,曾经令人惊讶的z-2已经被国防军取消定单,因数西科斯基公司已经研制出功率更大、载重能力更强、性能更完善的z-3型直升机。而为了完成兰芳的合同,黑骑士公司透过军方的高层人员从国防军军事剩余物资处置委员会购买了170架z-2直升机,这是直升机第一次投入真正的战争,而国防军需要从中得出直升机的使用经验,飞行员也大都是空军的退役飞行员,固定翼。
木板钉成的作战室内风扇“呼、呼”的转着,室内的军官和参谋额头大都带着汗,绿色的热带作战服同样汗透半截,电台中不时传出一些声响,声响中伴着枪炮声。
“……我们的侦察机发现荷军有一支部队正沿47号公路我们推进,情报显示他们驻营于新丰安村。目前兰芳国民军正在进行训练,准备三个月后的全面反攻,在兰芳国民军主力形成战斗力之前,我们必须要承担起兰芳防御任务!”
拿着眼镜的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后,梁逸仁抬头看着面前孙仲康。
“你的营现在有多少士兵可以投入战斗!”
“军士长!”
看着地图的孙仲康扫了眼一直站在身旁的严福川,一个好的军士长可以让主官事半功倍,这正是孙仲康亲自劝说严福川和自己一起来的原因。
“415名,长官!”
在桌旁稍息立正的严福川表情很平淡,此时他的身上已全不见退役后的那副醉态。
“长官,您估计对方有多少人?”
“根据航拍结果,情报人员分析后认为荷军人数大约为1800人左右,应为荷兰本土部队,非荷印殖民地军团!”
“长官!”孙仲康一愣,抬头看着长官。
“命令很简单,找到他们,消灭他们!”
“嗡……嗡……”
在z-2直升机发动机的巨大的噪音与狂风下,数百名机动7营的官兵列队望着长官,而对这些士兵孙仲康不知道说些什么,曾经娴熟的战前动员似乎并不适合这里。过去他们是国防军的一员时,他们为国家和荣誉而战,现在他们为什么而战?
“士兵们!有人说,我们是一群雇佣兵,是为金钱而战!不错!我们是雇佣兵,我们拿着丰厚的薪金,去战斗、去杀人,但我们真的是一群为了金钱而战的战士吗?不!绝不是!我们的确拿着丰厚的薪金来到这里战斗,但是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