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卷新时代 第183章 夏威夷的恶梦(求月票!)(2 / 4)  小市民的奋斗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的战机如银色利箭一般,都在是距离目标还有不足百米时方才开火,一击得手后在爬升跃起起的同时,从敌机已经散开的机群下方冲着空中的寇帝斯发起攻击。

    在双方在空中展开混战之后,对来说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一直以来更喜欢的是传统的空中缠斗,而不是国防空军奉行的一击脱离。

    就在实施小半径盘旋,在郑立杰眼前的敌机作出机动规避时,以小于敌机的转变径急速转湾,瞄准、攻击的瞬间,耳机的突然传来命令声。

    “编队完成轰炸!立即撤退!”

    “该死的!”

    望着那架侥幸逃脱的p40,郑立杰无奈骂了一句,连忙爬升至少轰炸机群高度。掩护轰炸机群才是的最重要的任务。

    在防空警报解除后,从防空洞中走出来的肖特将军望着远处前浓烟滚滚的夏夫特要塞,脸上带着一些忧意。

    “他们离开了!”

    “是的将军,中国轰炸机群在15分钟前完成了对机场、港口、要塞的轰炸之后,已经撤离了夏维夷!”

    “我知道,他们今天晚上还会再来的!”

    摇了摇头,自己说的离开并不是指中国轰炸机群,中国轰炸机群就是走了来,来了走,他们用数吨重重型炸弹摧毁要塞工事、港口、机场、军营等一切有价值的军用目标,总之他们的尽可能的消弱夏维夷的防御能力。他们之所以这么干,无非是为攻打夏维夷做好前斯准备,轰炸无法摧毁坚固的要塞,但是要塞表面的海岸炮、高炮却已经完全被摧毁。

    而真正离开的不是中国轰炸机群,是海军!海军在10天前,彻底放弃了夏维夷,仅存的主力舰在进行抢修之后,以维修的名义返回了西海岸,尽管他们留下了“内华达”号战列舰,但那是因为他失去了远航能力,海军不认为他能安全驶回西海岸。

    “将军,运输船队发来电报,他们在d-13海区遭遇了中国潜艇群伏击,中国潜艇击沉了23艘运输船中的16艘运输船以及四艘护航驱逐舰!现在他们正全速向火奴奴鲁航行,不过护航舰队司令官,对能否成攻通过中国的封锁线并不乐观。”

    “那么,我们的飞机呢?还有高射炮?损失了多少?”

    肖特问了一个最为关心的事情,飞机,自己手中的飞机现在是打一架少一架,在海战之前,自己有1200架飞机,而现在自己却只剩下了不到300架飞机,还包括38架毫无用武之地的b-24。而更为重要的是高射炮,自己损失了太多的高射炮,没有高射炮和飞机,夏威夷就不可能阻挡中国人的进攻

    “这……电报中没有提到!”

    “立即发电给他们,不……发电报给华盛顿,要么给我足够的飞机,要么他们就需要面对夏维夷将在今年升起中国五色旗的现实!”

    肖特将军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他们承诺过会给自己更多的飞机、更多的飞行员,但是现在……过去的20天,中国人的潜艇击沉了86艘商船,国内补充的飞机80%以上都沉入了海底,而现在中国的潜艇取得的战果越来越多,夏威夷的补给越来越困难,而控制着约翰斯顿岛的中国人却可以像轰炸自己的后院一样,任意轰炸夏威夷,而自己手中的飞机却无法阻止他们。

    “该死的海军,都是你们丢了约翰斯顿!”

    位于太平洋中部的约翰斯顿岛美国无建制领地。地处北纬16°44ˊ、西经169°17ˊ。东北距檀香山1130千米,有重要战略地位。属波利尼西亚群岛,由约翰斯顿岛和桑德岛等约翰斯顿群岛共4个小岛组成,陆地总面积1。3平方千米,为高位珊瑚环礁构造。其中约翰斯顿大,最高点海拔13米,无固定居民。降水量少,无淡水源。

    1807年由英国海军c。j。约翰斯顿发现。1858年夏威夷王国和美国为该岛归属发生争议。1898年美国吞并夏威夷后该岛归属美国。1934年由美国海军部管辖,并在岛上修建了水上飞机基地。1941年宣布为美国海军防务区,建立海军航空兵站。

    1月11日发生在波利尼西亚海域的海战,约翰斯顿岛曾经发挥了异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掩护舰队,从檀香山起飞的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战斗机几乎飞抵其最大航程以保护舰队的撤离,而轰炸机群更是对约翰逊以东的国防海军舰队发起殊死攻击,而曾经不起眼的约翰斯顿岛则成为了,那些冒着生命危险的美国陆军飞行员们迫降地。

    数百名侥幸未被击落的陆军飞行员或者在约翰斯顿岛迫降,或者在岛屿上空或周围跳伞,最终被岛上驻守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远征营的官兵用小船救起。

    当美国陆军航空队为自己“成功”的击退了攻击舰队的中国舰载机群后的一个半小时后,约翰斯顿岛遭到前所未有的轰炸,舰载攻击机、俯冲轰炸机进行的精确轰炸几乎在第一时间摧毁了岛上一切设施,轰炸持续了7个小时,11日下午3时15分,搭载二十六架直升机的400名陆战队员在攻击机以及舰炮的掩护下,对约翰斯顿岛实施机降,至傍晚时分,岛上486名美国陆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