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卷新时代 第210章 亚洲的未来(求月票!)(4 / 4)  小市民的奋斗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主体的印度和穆斯林为主体的巴基斯坦,或许还可能多个锡克教国家,但最终在南亚次大陆仍旧会出现一个大国,这绝不是中国所希望看到的。

    在未来包括印度在内的亚洲只能是中国的市场、廉价劳动力提供地!这是这场战争中国的根本出发点。

    在自己的这间办公室内有一张地图,而在各大财团甚至于农商部部长的保险柜内,同样有一张亚欧地图,那些地图的已经规划好了一切。自己的这间办公室决定的是这些国家的独立与否,而那些地图却决定着那些国家的未来。

    而这一切的工作,却是早在十数年前的就已经开始布局,在完成内部整合,国家统一、对外战争、亚洲的独立战争之后,就获得了亚洲的“陆权”,待欧美传统强国们在战场上拼得两败俱伤后,中国顺理成章的夺取了世界的“海权”以及“资本渠道权”,从而经营出自己的资本循环链条,在未来还将会通过建立华元的强势地位控制了资本变现渠道,用华元硬通货掠夺世界财富。

    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后,国内的财团就开始了他们的“圈地”行动,而国内的经济专家和国务院的经济顾问,也早早的就开始了一个准备工作……亚洲分配!

    在那些经济专家的计划之中,他们已经开始给独立的亚洲各国甚至于欧洲各国进行详细的经济循环分工,a石油,b粮食,c经济作物、d原料、e廉价劳动力、e服装……而中国自己控制周转并提供大脑(跨国公司的经济控制、政府的政治遥控)。

    实际上这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命令,一但成功,中国将会阻断了现在欧美把持的资本循环链条,迫使他国完全转入内需循环,空耗国力,进而引发国内动荡。

    实际上,这是在走美国的二战前后的一条老路,而这条老路却恰恰是业已经证明的,最成功的,从英国为始,直至美国,都是借助这种资本循环链条,越循环越强,而他们的敌国则越消耗越弱。

    像在另一个时空中,美国主要的对手是强大的陆权国家——苏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苏联陆军简直是无敌的,但它偏偏只有几个可怜的被围堵的出海口。它梦想着把北约推进海里,但因为互相的核威慑而无法展开拳脚。虽然苏联可以与东欧进行贸易交换,但后者们相对它过于弱小,技术也基本相当,无法构成完整循环,这就掉进了中华帝国式的干赔陷阱。

    结果苏联的资本只能被迫进入完全的“内需循环”,成了高级产业对低级产业的剥削和国内各阶层之间的剥削,国家资本向产业和权力高层集中而无法再行分配进入循环,导致产业和民众心理的严重失衡。当苏联的力量步入到巅峰时,内部的“应力”即已达到临界点,必须寻找到突破口。

    紧接着,苏联政治模式垮台了,像英国对法国一样,美国大获全胜。

    而大获全胜的美国,所获得的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成为美国的工厂和资源供应地,即便是美国的敌人——中国,也不过是沦为美国成衣、玩具供应商,而换回的不过仅仅只是美国印钞厂印刷的纸币和美国的债券。

    在这个时空之中,中国所需要做的正是效访美国,将整个世界、至少绝大半个世界,化为自己的市场、工厂。而印度在这个环节中,提供的恰恰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庞大市场。

    但在另一方面,却又不能忽视另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完整的印度,一但在中国的保驾护航下,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优势,通过这种产业分配式积蓄财富后,会不会拓展他的产业范围,最终成为阻断中国资本循环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就像后世的中国一样,在付出相当大的牺牲后,没有让美国找到围堵封锁的借口,从而在美国警察的监督下倒腾着自己的资本循环,同时不断的拓展自己的领域,从而阻断了美国把持的资本循环链条。

    只有分裂的印度才是安全的!彻底的巴尔干化的印度,才能减轻未来的威胁!最强大的小国,无法撼动巨人的身躯,而那时整个亚洲都会成为中国的后院,一个完全拉美化的亚洲,印度为中国提供廉价劳动力,东南亚为中国提供经济作物、中东为中国提供石油。

    “敬之,你觉得上个星期,在外交部的的聚会上,一些议员提到的那个用同样的宗主国模式解决土邦问题怎么样?……”

    在思考好了一会后,司马不得不承认,或许正像上个星期,曾提过的那样,英国的统治印度的模式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有效的,如果中国获得对土邦的宗主权,那么无论时局如何变化,这些土邦都必须以独立存在的方式存在于中国的内政部宗属事物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