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安不懂政治,反问道:“这样行吗?感觉太复杂了。”
慈禧自信道:“姐姐放心,此计绝对可行。而且我真的感觉李卫国所言是真心话,你想想如果他铁了心造反,何必跟我们多此一举,直接挟制我们和皇帝不就行啦?”
慈安想了想,顿时点头道:“这种事情姐姐不在行,全由妹妹做主吧!”
两宫太后商议完毕,再次把李卫国叫回去。
经过双方讨价还价,慈禧和慈安最终同意封李卫国为吴王,暂时兼任直隶总督,保护京城安全。同时,为了牵制李卫国,二女又让恭亲王奕欣担任摄政王。
对此,李卫国并无异议,倒是让慈禧和慈安顿时放心不少,相信李卫国真的不想造反。
其实李卫国很清楚慈禧和慈安的意图,他这是故意的,因为整个大清国其他省份基本上都是八旗子弟掌握了军政大权,势力庞大,如果李卫国总揽朝政势必遭到八旗子弟的集体攻击,那样对李卫国十分不利。反过来让奕欣来当摄政王,八旗子弟就算不服也只能忍着。
李卫国要的都是实在利益,比如封吴王,他的地盘就可以不用再服从朝廷管束,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当了吴王,日后再篡夺天下时,老百姓就很容易接受了,阻力会大大减小。
另外,李卫国故意不请求留任直隶总督,就是迷惑慈禧和慈安,让她们相信李卫国真的不会造反。可实际情况确实没有李卫国来管理直隶,慈禧和慈安根本斗不过肃顺八大臣和他们的十几万清军,所以李卫国以退为进,最终还是得到了直隶总督,沪军可以名正言顺的接管直隶。
至于以后是去是留,那还不是李卫国一句话的事情,到时候李卫国的所有部署和计划完成了,再逼宫也不迟。
公元1861年10月3日,慈禧和慈安返回北京后的第二天便发动了宫廷政变,宣布肃顺、载桓、瑞华等八大臣欺君罔上,意图劫持皇帝和两宫太后造反,命李卫国率领大军剿灭肃顺的军队。
三天后,李卫国率领沪军第五镇在通州一代与肃顺大军交战,战斗只持续了三个小时,肃顺的十几万大军便被击溃,肃顺被俘,押解京城处斩。载桓、瑞华等另外七大臣尽皆当场被乱军打死。
此事轰动全国,不过老百姓都相信慈禧和慈安的话,李卫国声望如日中天,更是民心所向,所以肃顺一派就真成了叛军,受万人唾骂。
随后慈禧和慈安垂帘听政,改年号同治,大封群臣。奕欣为摄政王,李卫国剿灭外军和叛军有功,晋封为吴王兼直隶总督。
消息传出,天下哗然。(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