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4章 统一(3 / 3)  伪钞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是因为长期跟俄军打交道,很能打仗,态度一直很强硬,绝不可能投降。

    于是李卫国一面准备大军继续北上进攻吉林和黑龙江,另一方面派出了和谈代表和暗杀部队。

    和谈代表自然是去吉林,争取吉林将军主动投降,免去战争。

    而暗杀部队则是北上黑龙江城,刺杀黑龙江将军都尔。

    去吉林的和谈很顺利,吉林将军索拜在得到李卫国的保证,让他的家族安享富贵之后,很痛快的选择了投降。

    前往黑龙江城的暗杀部队却发现了新问题,因为他们在成功刺杀黑龙江将军都尔时,意外误杀了俄国远东总督马里亚。

    原来沙俄虽然在国内一直进行农奴制改革,暂时停止对外扩张,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会安安分分的。表面上沙俄进入了沉睡休眠期,暗地里沙俄依然对领土扩张保持高度兴趣。

    没办法,沙俄这个国家就是侵略成性,尤其对领土特别热衷。

    在欧洲,沙俄虽然扩张到了波罗的海和黑海,可惜黑海的出海口在土耳其,等于还是被困,于是便出现了无休止的俄土战争。波罗的海同样麻烦,想要进入大西洋,沿途经过一大堆北欧国家,更是被英国封锁了北海,使得沙俄海军一样无法进入大西洋。因此,这两个出海口并无太大战略作用,无法让沙俄海军走向世界。

    但在远东,沙俄虽然也打通了太平洋出海口,可惜几个出海口都在极北地区,天寒地冻,无法提供海军必须的基地。直到他们发现了阿拉哈和海参崴这两个出海口,可惜都属于大清帝国的版图,第二次雅片战争期间,沙俄一度占领了这两个出海口,可惜最终迫于李卫国的威慑,不得不吐出去。

    对于沙俄的统治者来说,就好像他刚刚强上了一个美女,从此便会念念不忘,还想彻底占有。

    阿拉哈和海参崴两个出海口一个在黑龙江口和鞑靼海,一个在图们江口和朝鲜海,名义上都在吉林将军的辖地内(这一时期的吉林非常大包括今天整个俄国阿穆尔区和库页岛),吉林将军索拜很弱,俄国人根本不理他,只忌惮黑龙江将军都尔,所以当大清国灭亡后,沙俄立刻派人联系都尔,想要让都尔和东北三省加入沙俄。

    此时,沙俄已经许诺给都尔东北王的条件,推行沙俄以黄治黄,建立一个远东黄俄罗斯附庸政权。

    都尔已经意动了,因为大清国已经亡国了,面对李卫国的强大军力,都尔自知早晚都得灭亡,于是积极跟沙俄谈判。

    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前往刺杀都尔的暗杀部队并不知道这些,但他们杀了沙俄的大臣,这件事就变成了国际争端,影响中国和沙俄的邦交,甚至可能引发战争,毕竟这个年代都不是一个理性的年代,只看拳头大小,一言不合就得开打。

    刚刚进入吉林,安抚了吉林将军索拜之后,李卫国便接到了这条消息。

    他顿时冷哼道:“不就是死一个沙俄大臣吗?没什么大不了的,死了就死了吧,如果沙俄敢跟我们开战,那就顺便也把他们的远东收了,正好可以将本土跟阿拉斯加连接在一起。”

    由于盛京、吉林先后落入李卫国之手,黑龙江将军又被暗杀,导致黑龙江的清军发生了混乱,结果当李卫国率领大军进入黑龙江时,清军各自为战,很快被李卫国一一剿灭,平定黑龙江。

    建元3966年3月3日(公元1866年4月19日),东三省收复,中国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