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2章 协约国VS同盟国(2 / 3)  伪钞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使提出抗议,并通过美利坚驻华大使向中华帝国提出严正交涉,要求中华帝国取消给克利夫兰等民主派人士提供政治庇护。

    对此,中华帝国显然不会理会,反而要求格兰特下台,恢复美利坚民主制度。

    格兰特顿时怒了,准备采取措施对中华帝国进行报复行动。

    没多久,格兰特政府宣布中华人为美利坚不受欢迎人群,暂停了给中华帝国公民赴美利坚的商务签证和旅行签证。同时在罗德岛附近设置了封锁线,阻止美利坚国民进入罗德岛。

    对此,中华帝国向格兰特提出严正抗议,不过交涉未果,格兰特态度强硬。

    玩硬的,李卫国更是不惧,当即采取反制措施,下令对美利坚实施更加严厉的全面经济制裁。

    法兰西帝国一直是东西方世界的搬运工,从中华帝国进口物资,然后转卖给英美日等国,谋取暴利。

    以前,中华帝国默许法兰西这么做,因为要延缓法兰西加入英美日集团的时间。

    这是因为,德意志帝国面对的军事压力太大了,根据李卫国和俾斯麦达成的协议,应俾斯麦的请求,德意志帝国的军事力量建设还没有完成,希望中华帝国加强牵制法兰西帝国,给德意志帝国足够的发展时间。

    毕竟德意志帝国统一时间不过二十年,历史上德意志帝国真正强大起来是在1910年以后至1914一战期间。正因为德意志强大的可以不惧英法同盟了,所以才敢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但现在,尽管有中华帝国大力帮助德意志帝国,但时日还尚短。

    按照李卫国的推断,德意志帝国的海上军事力量是个短板,至少在1895年才能真正崛起,成为一支可以抗衡大英帝国海军的力量。

    因此,只要中华帝国给法兰西好处,默许法兰西向英美日转运一些非军事物资和敏感技术。

    但这一次,李卫国警告了法兰西帝国,不准向美利坚再转运物资了,否则将对法兰西帝国进行经济制裁。

    法皇拿破仑三世顿时气得掀桌子了,他的态度越来越倾向于加入英美日协约集团,因为他发现德意志帝国发展的速度太快了,远超法兰西帝国。尤其在中华帝国的帮助下,法兰西帝国现在都感觉望尘莫及了,长此以往,法兰西终究会彻底被德意志甩开,想要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遥遥无期了。

    当年因为李卫国改写了普法战争历史,使得法皇拿破仑三世没有被俘,法兰西第二帝国没有灭亡,法兰西共和国没有出现。

    也正因为法兰西现在还是帝国制度,而非共和国制度,所以法皇拿破仑三世的态度,更容易决定法兰西帝国的走向。

    拿破仑三世的愤怒,让他丧失了理智的判断力,他立即令法兰西外交部同英美进行谈判,开出加入英美日同盟的条件。

    同时,拿破仑三世有让法兰西外交部故意放出风声,让中华帝国知道法兰西帝国正在跟英美日谈判,要加入英美日集团。

    拿破仑三世的意图是威胁一下中华帝国,让中华帝国给点好处,这样法兰西帝国就会重新评估是否加入英美日集团。

    可惜,拿破仑三世失策了,中华帝国岂会害怕区区没落的法兰西帝国。

    李卫国得知此事后,也只是叹口气,他早就猜到法兰西帝国最终会加入英美日集团的,只时时间早晚的事情罢了。

    中华帝国没有阻止法兰西跟英美日的谈判,这让拿破仑三世顿时傻眼了!

    “快点来求我吧!只要你们(中华帝国)服软,本皇就暂停跟英美日的谈判!”

    凡尔赛宫内,拿破仑三世天天这样自言自语,都快魔怔了。

    可惜,中华帝国至始至终都没有来求法兰西帝国,只是通过外交渠道向法兰西帝国提出严正抗议,却不给法兰西任何好处。甚至一些中华帝国的军方人员公开发表言论,希望法兰西帝国尽快加入英美日集团,不然中华帝国实在没有借口修理法兰西。

    这就是公开羞辱法兰西,捎带着羞辱英美日集团,言外之意是英美日集团太弱了,就算加上法兰西帝国,一样的弱小。

    拿破仑三世于是怒了,他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放弃了勒索英美日三国,直接跟英美日三国达成了军事同盟协议。

    公元1889年2月3日,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英美法日四国协约上正式签字,宣告英美法日协约国集团正式成立。

    协约国集团的宗旨是英法美日四国政治结盟,军事同盟,一方受到敌对国家的军事攻击,其他三方将参战,攻守同盟。

    这次的协议,跟以往的英美日三国协议略有不同。

    之前英美日三国的协议只是本土受到军事入侵时,协约国各方才有义务参战。

    此前大英帝国对中华帝国实施不抵抗政策,丢掉的都是殖民地,所以美利坚和日本帝国都没有出兵的义务。

    但这一次明确规定,但凡四国之中任何一国受到敌军的攻击,不论是本土还是殖民地,其他三方都有义务出兵增援和干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