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来使用,很快就会被敌对国家发现迫击炮的优点,很容易就会山寨出来,因此只能一次性使用,第一次使用时,才会占大便宜。
在李卫国的督导下,军工部门一共研制了六款口径的迫击炮。分别是40迫击炮,60迫击炮,80迫击炮,100迫击炮和120迫击炮。
其中,40迫击炮和60迫击炮为单兵携带,全炮重不超过20公斤,连排级支援火力。80迫击炮拆解成两部分,可单兵携带,用于营级支援火力。100迫击炮和120迫击炮为师团级支援火力,由车辆携带,亦可以分解后由多名步兵携带。
其中40迫击炮和60迫击炮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了,这两款迫击炮的射程大致相同,最近50米,最远1.2千米,只是杀伤半径不同。前者杀伤半径为10×10米,后者杀伤半径为15×15米。
大口径的80迫击炮、100迫击炮和120迫击炮,李卫国并未打算大规模生产,因为这当中涉及到一个火力重叠性问题,毕竟陆军已经拥有了75步兵炮、125加农炮和155重榴弹炮等火力支援武器。
对于后勤而言,最好不要型号太多口径太多,那样会增加后勤负担,造成火力浪费等不良后果。
一般需要使用大口径迫击炮的地方不会太多,因此每个型号暂时只生产500门,弹药只生产100个基数就停下,然后视情况在决定是否再开工制造。
至于小口径的40、60迫击炮,因为使用单位是一线最基层的连排作战单位,所以一直在生产,甚至李卫国都没有规定上限是多少,这要求军工单位一直生产,多多储备火炮和弹药。
李卫国打算将其部署到基层作战单位,因为要占编制,所以涉及到军队改制问题,为了保密,暂时没有改制的打算。
不过,李卫国已经命令兵部招募迫击炮学员了,主要从各大炮兵学院,一线部队炮兵中抽调精干力量,规模在五千人左右,成立一个单独的迫击炮部队,编制为镇级。
当战争爆发时,将这支迫击炮部队在下放到各连队,直接扩充编制,可以立即形成战斗力,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