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老师,肯定不合适,说实话他能教导寿王的东西也不多。
而且,当李晔说出要开建山南书院的时候,不仅仅是郑畋,裴荣、孙烨、孙辰、郑凝绩等官员,以及兴元府本地的文人都抱着积极地态度,不仅没有反对,而且大力支持,并且愿意贡献家中的书籍。
对于书籍这些,自然是多多益善,有着印刷工坊的他,可以让这些书籍发扬光大,成为书院学子学习的助力。
当然,山南书院并不是实行义务教育,现在还没这个条件,或许想当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这个条件。
李晔的这个书院计划规模并不小,第一批就预计招收五百人之多,更多也没问题。书院实行自愿原则,就是把招生的消息放出去,整个山南西道的学子,都可以前来参加考试。
当然这种是针对有着一定基础的学子,对于孩童,特别是普通家庭的孩童,考试这些就有些不合适。
所以李晔又出了个规定,那就是天策军以及王府士兵的子女、兴元府辖境内的普通百姓子女,只要愿意读书者,皆可以入山南书院学习。
书院的学习,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初级免收学杂费,中级和高级则是要收取一定费用,不过并不高。而且李晔还准备在书院建立一所规模宏大的藏书楼,用于给书院学子学习所用。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