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在必行,公平公正是最重要的,也确实能使很多庶族子弟登上朝堂。
倒不是他们有多优秀,而是在初唐和盛唐时期,高门大族还蔑视科考制度而秉持中古贵族观念,多以门荫入仕,不接受科举考试这种新的出仕方式。
等到“安史之乱”后,“五姓:借助于科举制度而重新抬头。
比如荥阳郑氏,自中唐开始,连续出现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有“郑半朝”之说。
再如范阳卢氏,尤其是自中唐起,中进士者超过百人,这一数量令人惊异。
诸此种种,让徐齐霖也很感无奈,也逐渐改变了他的想法和初衷。
抛开打压世家大族这个命题,视野才能宽阔。不管出身如何,唯才是举才是正道,管你姓什么,管你是不是高门或寒族。
徐齐霖站得端正,低首垂目,想得仔细,思索得透彻。
朝会继续进行着,却已经没有什么需要他特别关注的奏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