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永久居留权,国籍(2 / 3)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若能完善,也能成为我大唐的国策呢”

    “朕且听来,看你这国策到底是何物”李二陛下带着揶揄的口吻,表情也是一样。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拿李二陛下来说,拉来老子当祖宗,也改变不了他有胡族血统的事实。

    所以,不管是国内的少数民族,如突厥降众;还是来到大唐就不走的歪果仁儿,都可以视为一类人。

    在唐朝,没有国籍这一说,户籍就是你作为唐人的唯一标志。有了户籍,根据均田制,政府就要分给你田地。当然,这只是法律上的规定。

    而徐齐霖的想法,便是设立永久居留证和加入大唐国籍的规定,相当于后世的绿卡和国籍。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也是徐齐霖为以后的工业生产打下基础。说白了,就是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

    在唐朝,你想招工,并不容易。那些无耕地的手艺人,也就是务工人员,能有多少你敢用高薪啥的优厚待遇招农户,诱农弃耕这帽子就能把你压死。

    织造工坊暂时有掖庭宫的奴婢顶着,可象挖煤采矿、炼钢铸造等重体力活儿,就得用男工。

    当然,劳力的缺口能从大唐对外战争中俘虏来补充。但累死拉倒,就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也没有增加人口的作用。

    “俘虏抓来先干几年活儿,就叫劳动改造。”徐齐霖喝了口茶水,继续说道“再告诉他们大唐的政策,这几年好好干,表现好的话,就给他们自由身和永久居留证”

    这样操作的话,俘虏们有个盼头儿,反抗滋事的就少,工作热情也能提高。几年的重活儿干完,命大死不了的,估计野性也磨没了,性子也驯服了。

    而有了永久居留证,愿意继续干的话,就给报酬,还可以自己去找工作,成为自由灵活的务工人员。

    这还不算完,有永久居留证的并不意味着你就是唐人了,想得美呀

    你还得在大唐生活年,没犯什么罪,汉语也达到一定水平,这才能够宣誓,表示自己热爱大唐,支持大唐的法律,愿为大唐的兴盛做出贡献。这才能加入大唐国籍,成为唐人。

    对于那些歪果仁儿,自然可以制定另外一套考察规矩。

    比如合法经营多少年,纳税多少年,对大唐有什么突出贡献等等。然后,依然是永久居留证到加入国籍的过程。

    “这些加入大唐国籍的外来人员,或可仿效秦汉,单划为市籍,以与编户区分。”

    徐齐霖最后又作了总结,“微臣以为,凭中华深厚的文化底蕴,凭我怏怏大唐之国力,凭陛下海纳百川之魄力,将入籍者同化,成为大唐之百姓,并不算太过困难。”

    移民国家嘛,虽有利有弊,但也要看如何操作,使移民产生认同感。而在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中,被同化的民族则数不胜数。

    李二陛下垂下眼睑,陷入了长长的思索。

    要知道,作为强大的中原王朝,根本没有什么“崇洋媚外”。相反,对歪国仁的歧视却是以法律形式规定死的。

    不许歪国仁穿唐人的衣服,就穿你们的,一眼就能分别出不是俺们大唐人;不许娶俺们的女人,甭管多有钱,就是不许。

    而包括吐谷浑、吐蕃、薛延陀这些周边部族,以及来大唐赖着不走的歪国仁,可都是把娶到大唐的女性作为一件骄傲的事情。

    可你只能心向往之,甭想利用娶俺们大唐女性来改变你们各族的基因。但俺们唐人可以娶歪国仁,特么的,就这么霸道。

    还不许歪果仁在俺们大唐买房买田,做买卖可以,赚钱也行,但你死后所有的财产都不可以带出大唐,必须留在俺们大唐的国土上。

    可就是这么歧视,这么霸道,那些歪果仁来了还就死活不愿走,没皮没脸地赖着。

    所以,对于歪果仁的移民入籍,李二陛下有些踌躇,有些犹豫。可对于周边部族的俘虏,也就是夷狄,他倒是没太多的意见。

    正如李二陛下所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对于蕃将,他还是比较宽容,也能重用的。象阿史那社尔、黑齿常之等人,都因功而列高官显爵。

    所以李二陛下深思之后,觉得可以把具体的章程定出来,先从俘虏开始试行,看效果如何。

    想到这里,李二陛下抬起头,笑着对徐齐霖说道“是不是看掖庭宫的奴婢很可怜,想要帮她们谋条出路”

    徐齐霖也不掩饰,说道“陛下英明,微臣正是从她们那里得到启发,想出了这些鬼门道。陛下宽宏仁慈,就赏给她们一个改过自新、重新作人的机会吧”

    这话说得是发自真心,作为后世人的思维,徐齐霖确实看不惯什么“奴婢类畜产”这种法律,更不喜欢古代的株连。

    可要说什么改过自新、重新作人,那就是拣漂亮话给李二陛下听的。人家妇女儿童有什么罪,还不是被株连的。

    李二陛下哼了一下,沉声说道“国有国法,你还是心太软了。”

    心太软算是吧,其实应该说是比较人道,那显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