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拜年(2 / 3)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到。但晋阳、新城却是早早得了实封,可见恩宠不同,待遇也是差别甚大。

    清河公主感激地看了丈夫一眼,却是苦笑一声,知道那大镜子若是万把千贯,驸马府还真是买不起。

    真想要买的话,也不是没办法,管公公借钱呗可这样还真不好开口。

    同样是大唐的公主,差距还是相当大的。长孙皇后生的,与母亲的名字和身份都不见于史书的;高祖李渊所生的,和李二陛下的女儿,那待遇都不一样。

    不仅是封邑的收入,连为公主所挑夫婿的条件,也是大不相同。

    比较极端的就属义阳和宣城公主,萧淑妃所生,在冷宫长大,二十多岁才被武则天随便指给了宫中的低等侍卫。

    徐齐霖其实也看出清河公主并不受宠,他所送镜子的对象,可不是自作主张,那是请示过李二陛下的。而李二陛下只是看过一眼,便未作任何增减。

    可见,除了嫡子嫡女,李二陛下并不如何宠爱那些庶出的子女。当然,也可能是孩子太多,顾不过来。

    “程兄,你家做买卖吗”徐齐霖在路上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便开口问道“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知道一下。”

    他又转头看向尉迟环,笑道“你家呢,估计是不做吧”

    尉迟环呵呵一笑,说道“家父闭门谢客,哪里还会掺和商贾之事”

    徐齐霖点了点头,尉迟恭的封邑最多,加上什么俸钱、俸料、职田、仆役等等,钱肯定是不缺的。

    程处弼挠着脑袋想了想,说道“直接做生意的话,那倒是没有。或许有相近的族人经商,缺少资金的话,程家倒是借贷出去些钱财。”

    徐齐霖点了点头,高官要说做生意,肯定不敢涉足太深,或是白手套顶着,或是放贷赢利。

    而放贷可能是最普遍的,也是收益最为稳定,没有什么政治风险的。估计十家有九个就是这么干的,谁让当时没有银行、钱庄呢

    当然,徐齐霖也不是随便一问。他早就有集资办银行的想法,哪怕起个比较o的名字,叫钱庄也行。

    要知道,象后世那样存钱给利息的好事,在古代是肯定没有的。不仅没有,你把钱存进来,还要收你保管费呢

    别奇怪,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银号、钱庄都是这样的操作。什么高息揽存,没有的。

    那么说,银行是肯定赚钱的,只是赚多赚少而已。但银行的业务也因为时代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追根溯源,银行的出现是因为商业的兴盛,由于商人随身携带大量钱财异地交易的风险和不便,才从柜坊、票号、银号、钱庄,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所以,首先是易地汇兑的需要,然后才是揽存放款,这个过程能不能颠倒,或者是互不影响,徐齐霖也没想好,更不确定。

    但他知道一点,如果是官方,也就是有皇家背书担保,放款赢利绝对比官僚资本要受欢迎。

    关键就是规范,有信用。要是皇帝都没钱了,银行要倒闭,那国家也差不多要亡了,保住命才最重要,还要什么钱哪

    但李二陛下是否会同意,徐齐霖还有点拿不准。而且,各种章程他也没想好,总还需要一段时间。

    说着话,三人和陪护的下人先来到了程府。此时,程咬金已经回来,明天还有皇帝设的御宴。

    程咬金的知名度,显然是最大的。什么混世魔王,什么三斧定岗山,想到他的名字,便能知道他的事迹,尽管是评书瞎编乱造的。

    徐齐霖还是第一次见到程咬金,却整个颠覆了他在想象中的印象。程咬金哪里是乡巴佬大老粗的样子,言语得体,态度和蔼,挺慈详的一个老者形象嘛。

    而且,程咬金也不是出身草根,却是个货真价实的世家子弟,还娶了崔家之女,应该是属于山东世家一派。

    当然,把程咬金看作是新冒起的勋贵,也是可以。毕竟,他也是靠军功一步步升到国公的。

    “在你们这一辈,齐霖是最出息的,不象某家这几个不成器的混蛋。”程咬金大眼珠子一瞪,程处弼就是一咧嘴。

    “国公谬赞,下官愧不敢当。”徐齐霖赶忙说道“别人不太了解,处弼兄可是弓马纯熟,远胜下官。男子汉大丈夫,马上取功名,便是处弼兄这样的。”

    程咬金捋着胡须又看了儿子一眼,说道“马上取功名,他倒是想,可某看却不是那块料。”

    老一辈是从尸山血海中征伐过来的,自然不希望子孙后代再干那玩命儿的事情。程咬金明里是贬低程处弼,实际上却是不想他从军出征。

    不理程处弼想要争辩的神情,程咬金转向尉迟环,说道“让你老子也常出来走走看看,那事儿已过去那么久了,怎地还放不下搞什么清商乐曲,修什么楼台亭阁,是不是闲得”

    尉迟环嘴上唯唯应诺,却不知心里如何想。

    在徐齐霖看来,尉迟门神是被李二陛下训诫后害怕了,可却不知道怎么表示已经改过。

    且不管是一反常态、在家宅着也好,还是一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