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名将真特么多(2 / 3)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这话倒是说得没错,就算李二陛下看重寒门,可要涌现众多有才的寒门子弟,又岂是短时间内能够办到的

    “大盈库已经印了不下十种书,售价低廉。”有人还是抱有忧虑,说道“还有图书馆的建立,皆是有利于寒门崛起。假以时日,也未必不能立身朝堂。”

    官职就那么多,多一个寒门,则少一个士家子弟,这确实令人感到危机。

    “只要朝廷还唯才是举,我等刻苦攻读,有真才实学,又岂会被埋没”裴行俭倒是看得开,笑道“来,不说乱七八糟的事情。难得有这等好酒好菜,咱们喝个痛快。”

    裴行俭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凭借先辈功勋成为弘文生,并于今年以明经科考试中选,被任命为左武卫仓曹参军。

    可谁能想到,一个文科生,被分配到了军队,从事后勤方面的管理工作,却能得到苏定方的看重,传以兵法谋略,从而成为一代名将,号称儒将之雄呢

    这就是造化弄人,也应了那句话,金子总会发光的。裴行俭必然有聪慧的头脑,很好的才学,才会会苏定方传授衣钵。

    众人正吃喝得热闹,徐齐霖悄然进来,找到老哥,询问了一下纳征的事情。听说很顺利,便又确定一下请期和亲迎的日子。

    请期又称乞日,即男方占卜吉凶后选出迎亲的好日子后,准备礼品至女方家商量迎亲日期。女方接受礼物和同意迎亲日期后,便定下成婚之日。

    说是商量,只不过是尊重女家的一种说法而已。其实就是男方看好迎亲日子后,尽个告知义务,让女方家赶紧准备

    徐齐俜已经喝得有些高了,口舌不清地回答完,又拉着小弟,非要给他引见在座的朋友。

    徐齐霖也没办法,虽然这些人他并不想认识。可老哥都喝成这样了,不如就顺着他。

    一桌一桌地走过去,徐齐霖与这帮大哥哥见礼寒喧,只是虚礼客套,连人家的名字都没记住。

    只是到了裴行俭这一桌,听到裴行俭的名字,徐齐霖不禁吃了一惊。这就是让西域诸国闻名则战栗,干得突厥直叫爸爸的那位

    就是一个文绉绉的书生嘛徐齐霖还不确定,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裴兄还在弘文馆就读”徐齐霖在桌上的空座上坐下,举杯向裴行俭示意了一下,笑着问道。

    裴行俭回敬一杯,说道“在下今年明经科取中,行将去左武卫担任仓曹参军一职。”

    左武卫苏定方嗯,这还真有点对上了。

    徐齐霖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我观裴兄非池中之物,虽是科举出身,日后却将在军旅上建功立业。”

    裴行俭瞅着徐齐霖,半晌一笑,说道“某以为于鉴人颇有所长,不想徐丞亦擅长此道。”

    鉴人哦,是看相识人吧你那是唯心主人,哪有俺的预知厉害。

    徐齐霖呵呵一笑,说道“某不看相批八字,但识人鉴才,却颇为准确。”

    裴行俭眨巴着眼睛,笑道“某也不信面相之说,只从气质和度量见识观人。”

    耶这家伙也满有自信的哈,徐齐霖伸手指了指自己,笑道“那裴兄看某,日后将如何”

    裴行俭摇头道“与徐丞未有接触,不知脾气禀性、行为举止,却是不敢妄言。”

    徐齐霖哈哈一笑,说道“裴兄且记某言,在左武卫将有贵人指点,成就裴兄文武双全。”说着,他起身拱手,告辞而去。

    裴行俭莫名其妙,却也不敢小看徐齐霖。都知道他有个厉害的师父,莫不是从师父那里学到的占卜看相

    名将多如狗啊徐齐霖边走边慨然长叹,这就是初唐,充满了尚武开拓的气息,才会涌现出那么多的名将,打下了大唐的赫赫威名。

    可惜,到了武则天时代,程务挺、张虔勖、王方翼、李多祚、黑齿常之等人,未死于沙场征战,却惨死于武则天和酷吏之手。

    尽管史书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是“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但也有观点认为武则天的统治是大唐衰落的开始。

    因为朝堂上的乱局,政治上的残酷斗争,没有百十年的时间平复不了。开元盛世的背后也是一团乌七八糟,一个安史之乱便让大唐再也没有重振旗鼓的机会。

    不管怎样,徐齐霖早已经坚定了决心。渣男李治不能上位,武媚儿老实眯着,引领大唐走向辉煌的,除了他,没有别人。

    转天便是正月十五,唐时叫“上元节”“元夕节”“元夜节”。

    初唐之时,上元节还只是一天的热闹,到了以后才是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的狂欢。到了宋朝就五天,明朝十天,后世好象就不休了。

    而过完上元节,也意味着年过完了。都收收心,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再想这么热闹就要等来年了。

    唐朝的宵禁制度是很严格的,也只有上元节取消。憋得够呛的市民,当然要阖家出来瞎晃,连皇宫前面都能去唱歌跳舞,你说爽不爽,是不是全民狂欢

    元宵节热闹到什么程度,可以参考后世黄金假期的长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