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章 道教的概念(1 / 2)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m.biquwenx.net
    第90章道教的概念

    听了垂钓者的讲述,我对道教或多或少有了一些了解。

    道教宫庙称“观”或者“庙”或者“宫”(阁),而不称“寺”,“寺”是学佛人修行的场所。道士修炼的地方叫道观。

    修道讲究清静无为、离境坐忘、安静自然。道教重视“天人合一”、“身国同治”的思维模式,他们通过了解天象以助于求道证道,得道成仙。所以道观多建山顶之上,有利于观星望月。道人多重视天文学研究,对天体极为崇拜与敬畏。

    道家出于对科学的探索与星占的宗教政治诉求和延年益寿需要,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从而形成了夜观星象的传统。

    道观的建筑原则与平面布局也都同于宫殿建筑,只是规模较小,并且在装饰及室内摆设上带有各自的宗教色彩。观内建有对称的钟楼和鼓楼。

    我们俗称的“道观”依照古人由右自左的书写方式,道观应为观道。

    观《释名》曰:“观者,于上观望也“。观就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

    道作为中国古代一种至高的精神追求,凡人皆仰望,故借观而观道,如同观察星象一样,深不可测,只能揣摩,观之,觉而明慧。

    道观之地,乃窥测无上天意所在之所,后世亦解为某种处所。因而有“道观观道“之说。

    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在什么地方修建道观和修道是紧密相连的。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认为“道“是“虚无之乐,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成的。道教信仰中与“道“并提的是“德“,道教经书中解释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自然经》中说:“德言得者,谓于道果。”所以道教规定信徒要“修道养德”,相信修道可以摆脱尘世的疾苦烦扰,生活安乐,这是一种精神修炼,目的是追求在心理上、精神上达到清静无为的出世境界。因此道教徒把“修道“放在首位。

    修道的方法有很多,如祈禳、存思、养性、内丹、外丹等等。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修道,无非是求“清静无为“、“离境坐忘“,都需要安静,不受外界干扰。大部分道教徒为了避开嘈杂的城市,纷纷跑到深山老林中去修道。所以虽然城市中也有道观,但大部分道观也同佛寺一样位于安静、空旷、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与世俗繁华隔绝,极力营造出道教中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境界。修道者在这样的环境清修,返璞归真,清心寡欲,加之所食纯为绿色食品,时间长了,自然集天地灵气于自身,成就仙风道骨,益寿延年。同时优美的环境对于寻访名道的病人而言也大有裨益。山上空气清新,住所幽静,正适合病人静养。听风声鸟鸣,看日升日落,参拜神仙,观摩法术,心病一除,身体自然恢复健康。

    道教的宫观分为两种:一是子孙庙,二是丛林庙。

    子孙庙由师徒之间代代相传,庙产可以继承,有专属的门派。其他门派的道友可以暂时居住,且不能插手庙务。一般新出家的弟子都在子孙庙。

    丛林庙不允许收徒,庙产不能继承,属于天下所有道众共同所有。丛林庙一般不分门派,凡是道教的法裔弟子(赤脚、民间道士除外)都有权利居住和管理庙务。丛林庙的道长一般由常住在庙里的道人选举产生。凡是可以居住在里面的道人,都有权被选举为道观负责人,亦称为道长,道长没年龄和出家时间限制。长期在丛林庙居住的道人叫常住道人,一般都安排有职务,为其他道人服务。丛林庙分工明确,俗称“三都五主十八头“,分管讲经、化缘、安全、斋醮、人员安置、自养、做饭等等事宜。一般新出家的弟子先在子孙庙学习这些知识,三年后得到冠巾,经师父允许后,才可以去丛林庙挂单居住,深入学习,学习后,再归来。

    道教的门派不是以出家在哪个庙决定的。而是由度师的法裔决定的,度师根据派系授予派名。而后,无论去哪里,都是这个派,也可以住子孙庙,也可以住丛林庙。新出家人所居住的庙一般就是自己度师的庙,但也是不是绝对的。有了度师以后,遇到更好的道士,可以再拜“先生“,法裔就不需要改了。黄帝学道,曾拜了七十二个“先生“。度师只有一个,但先生可以越多越好。因为表示你勤奋、好学。

    在与垂钓者聊到白胡子老人的时候。他说:

    我大爷虽然学道修道几十年,但他并没有明确的师傅,他与丛林庙的那位道长既是主仆关系,也算是师徒关系。由于他云游的地方多,结识的道友多,再加上他与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同名同姓,当然他也成为很多人想要结识和结缘的知名道人。

    现在我大爷年龄大了,也不象以前那样到处云游了。他现在住在在一个叫“修仙别苑”的地方。这个修仙别苑是一位房地产商专门给年长的修道人建的。

    十多年前,我大爷做火车到南方一个地方云游的时候,被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盯上了,下了火车走出车站之后,这两个人把我大爷请到了一个别墅山庄,这两个人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请我大爷去救治
最新网址:m.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