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4章 妖国雏形(2 / 3)  香祖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这个没有问题,我传香道上岸建坊,第一批要推出的就包含这些各类香茶,借以结交王公贵族,名流雅士。”朱利生道。

    赵崆道:“有什么需要孤帮忙的地方,还请尽管开口,古越城那边虽然地处偏远,是京中人士眼中的蛮夷之地,但气候条件还是适宜种茶或者栽培各类灵物的,城中地方也足够大,多建几个茶厂和会馆不成问题。”

    朱利生淡淡笑着,对赵崆的表现毫不意外。

    只要交得上赋税,就算让他这个亲王屈尊降贵帮忙宣传都没有问题,看这赵崆的模样,恐怕从此之后,就是北海香茶的忠实顾客了,王府和越州百官,也得接受香道茶文化的熏陶……

    不过香道底牌绝不止于此,朱利生趁机又再介绍门内所持的诸般灵香,尤其是推广香道所需的信灵香诸物。

    这些都是在信函往来的时候就有所提及的,双方还曾就此定下发展大略,如今是进行一番确认。

    “信灵香,这是在云州故地大名鼎鼎之物啊,关于它和贵宗门的渊源,我也有所耳闻,肯定是贵宗门所产的信灵香更为正宗,若得机会,我必助你等引见交流,甚至达成融合。”

    朱利生道:“还有一事,侯爷应该有所提及,那就是我师兄离膺麾下之闻香教……我等寄望于草莽江湖,希望在坊间甚至凡民百姓家也培养出品香,用香的习惯,如同香韵流风普传四方。

    还望越王殿下能够为我等作保,上禀朝廷,允许传教……”

    听到这话,赵崆面上笑容渐渐消失,终于露出一丝凝重之色。

    “朱门主,实不相瞒,这件事情,不太好办啊。”

    朱利生道:“不知都有些什么难处?”

    赵崆道:“非我推托,而是贵宗闻香教,欲要从坊间着力,普传香道,这不仅仅只是仙门势力之道统传承,还涉及到了文化与信仰诸物。

    引进贵宗人才,建立工坊,香市,买卖一些灵材,这些都是与国计民生乃至与修炼资粮息息相关之事。

    正所谓,在商言商,这并没有问题。

    但若涉及到闻香教的话,还牵涉了三教九流,草莽江湖……

    当然,我也相信贵宗对这些心中有数,不会明知我大乾忌讳,还要呼啸聚引,惹出事端,但凡有教派,组织,必然聚众滋事,到时候倘以香道名义行邪教之事,恐将生乱!”

    朱利生虽然早已有所预计,但亲耳听到赵崆明确说出这一番忧虑,也是不由得面露诧异之色。颇为感觉意外。

    这其实也是师尊不让离膺来打头阵,而是换成自己的原因。

    总之一句话,做生意,买卖灵材可以,传扬道途,乃至宗教,不行。

    朱利生道:“越王多虑了,我宗闻香教是正经教派,不会学那些邪教滋事生乱,盖因本宗秘法多见于闻香秘传,需当有适当机会品鉴,演示,方才能够流通,这才需要在此门派当中弘法相传。

    如若不然,要把那些草莽修士们弄到本宗祖庭九畹岛去,完完整整接受二十年的教育,再行传道授业,也不现实。”

    赵崆道:“朱门主的意思,孤王明白,但您也应该知道,这会给与我大乾为敌的势力寻到聚众联络的机会。

    现今大乾之内,各方修士皆由道籍司管辖,往来去向,所作所为皆要报备,但密室之中,四墙之内,窝藏凶人,密谋乱事岂能完全杜绝?

    本来朝廷就对这些严密把控,放开这个口子,查证起来还多有正当理由相护,这对贵我两方而言都是不便。

    对了,孤还想再重申一点,贵门上下来到大乾,若想落地生根,最好还是遵从我大乾法令,奉行道籍司所告之修士清规戒律,此间诸事和在北海多有不同,许多地方都要注意。”

    朱利生其实对此心有准备,但从赵崆口中再次听到这些警告,还是免不了有些神色郁郁,不大痛快。

    赵崆对此也有些歉疚,明明是自己更需要香道,邀请人家过来,还要求这要求那,确实不是那么厚道。

    但因此事牵涉大乾朝立国之基,也与玄洲现状息息相关,还是要坚守。

    “朱门主,这一切都是为了大乾的统治,我等希望国泰民安,百姓更多依靠凡人自身的力量,而非修士,自然也免不了对仙门修士和各路散修有所限制。

    尤其我朝之兴,与玄洲一统,道天地人的大局息息相关,君王临朝,掌控江山社稷,所代表的是人道气运所凝聚的意志,能天人感应,沟通天神,地祇。

    此间种种,都使得本朝格外看重凡民百姓,诸道和修士反而还在其外……

    非我危言耸听,闻香教之经义,典仪,都是天然与下层民众有所关联的,寄望于借助诸般燔柴烧香之盛会遴选修炼之才,从草莽选才任用,这固然可以节省下祖庭教育之功,配置香道势力,但和我朝抚境安民之国策,也是有所冲突的。

    好比说,某地闻香教盛行,百姓终日烧香,论道,只知有教而无朝廷,那么他们究竟算是我大乾子民,还是此教之信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