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自力更生(2 / 2)  华娱之黄金年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我上哪给你弄电视去,还要必须尺寸大的,我是没辙,要不你把你们家的搬过来吧!”

    冯晓钢正四下踅摸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听到易青来了这么一句,当时就急了。

    别的都好说,中心那边也不缺,拍完渴望之后,库房里堆了好些东西,可大彩电这真是难为人了,就是真有,单位管仓库的大姐也不能给他啊。

    “怎么着,小易,要不你奉献一把,我现在就带人上你们家搬去!”

    玩儿去吧您呐!

    付艺伟是个电视迷,每天到了家,不管多晚,都得看上一会儿,真要是搬过来,就更别想粘人家的身子了。

    当然了,易青有钱,完全可以再买一台,可这毕竟是公事,易青总不能什么都大包大揽的,这种事不能开头,不然的话,以后肯定麻烦。

    “我们家的你就甭惦记了,实在不行,咱们去旧货市场看看。”

    “你快拉倒吧,谁家那么趁钱,大彩电不搁家里摆着,拿出去当旧货卖,你当谁都跟你一样是地主老财呢。”

    冯晓钢之前在《渴望》剧组,除了美工,还干道具的活,淘换旧东西,没有人比他更在行。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易青也犯了难,再去买一台,那是肯定不行,本来经费就紧张,他还要留出拍摄用的钱,演员的片酬,一分钱都恨不能掰成一百份花,哪还有钱买电视啊!

    去找李虹申请资金?

    这是连想都别想的事,这50万,还是李虹找京台拆解的,将来卖了片子是要还的。

    眼下《渴望》还没播出,中心还没见效益,最近这几个月的工资,还只能由京台代发。

    还要钱?

    易青都怕被李虹给打出来。

    而且,就算是想买,手里也没有工业券,上次他们家买的那些电器,还是托了叶静帮着换来的工业券呢。

    “小易,我倒是有个办法!”冯晓钢突然眼睛一亮,“不过是个馊主意。”

    没等冯晓钢把话说完,易青也想到了办法:“你该不是想说,要不咱们做一个吧!?”

    冯晓钢笑了:“知我者,易青也,没错,就是做一个,反正到时候电视机也是背对着观众,根本不用担心穿帮,只要演员别因为这个笑场就行。”

    的确是个馊主意,不过也是目前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了。

    说干就干,当然了,易青和冯晓钢没那个本事真的做出一台大彩电,可是做个模型却不难,之前还剩了不少木料,俩人下楼去了操场,那边的外景还没搭完,赵保刚正指挥着工人忙活。

    “里面完事儿啦?”

    瞧见俩人,赵保刚随口问了一句,这个戏正月初五就要开拍,他作为导演,心里也是急的火烧火燎的,真要是到了日子,布景都没完成,乐子可就大了。

    整个戏的拍摄周期,李虹就给了两个月,这里面还要包括后期剪辑,制作,现在布景都没完,时间很紧迫。

    “差不多了,还差一大彩电!”

    赵保刚听了,瞧着俩人:“缺一大彩电,你们想辙去啊,来这儿干什么,我还能给你们变出一个来啊?”

    冯晓钢走到跟前,低头踅摸着尺寸合适的下脚料:“不用你变,我们做一个就成!”

    做一个!?

    瞧把你们俩牛的,徒手做彩电,没那两个蛋拽着,你们还不得上天啊!

    “就这块了,尺寸合适,老赵,你这儿还有黑色的油漆吗?”

    赵保刚闻言,也知道这俩人打算干什么了,甭说,还真是个好办法。

    “那边呢,昨天剩了点儿!”

    东西找齐了,俩人开干,赵保刚瞧着新鲜,也凑到了跟前,当初拍《四世同堂》的时候,缺少道具,有的时候,也拿木头拼,甚至拿纸糊,祁家博古架上摆着的古董有一多半都是冯晓钢动手做的。

    可是这电视怎么做?

    赵保刚觉得新鲜,可随着那块大木板在冯晓钢的手底下被锯开,拼接,打磨,刷漆,一个电视机模样的大木头壳子逐渐的成型。

    “甭说,还真特么像!”

    赵保刚说着就要伸手,被冯晓钢一巴掌给拍了回去:“别动,还没干呢,瞧瞧怎么样,这就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对了,你们谁还缺媳妇儿,我现在就给你们做一个!”

    “滚你大爷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