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六十六章 给你个好项目(2 / 3)  华娱之黄金年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哥们儿一把,不然的话,照着王硕这又臭又硬的脾气,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海马文化就能被他给折腾黄了。

    “点子也不是没有,这么说吧,我要是说让你们拍那种合家欢的片子,光是王硕这一关就过不去,他肯定瞧不上。”

    王硕低着头,没说话。

    “既然还得深刻一点儿,还不能太直白了,挑衅上面的神经,这种事容易遭雷劈。”

    “捞干的说。”

    王硕显得有些不耐烦。

    我特么捞一碗稀的扔你丫脸上去。

    叶静又赶紧打圆场:“别搭理他,这人就特么狗怂脾气,小易,你接着说。”

    易青也确实懒得搭理王硕,这人的嘴里含着王致和呢,忒臭,好好的话非得在嘴里鼓捣臭了再往外喷。

    “之前我看过老冯写的一个故事,觉得挺好的,叫《大撒把》,你们看过没有?”

    《大撒把》是冯裤子的原创剧本,早就写好了,之前在中心的时候,还想着拍成电视剧,不过当时中心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五月槐花香》和《绝代双骄》上面了,也就没顾得上。

    “看过!”叶静点点头,“之前我们也交上去过,被毙了,说是鼓励婚外情,不健康。”

    这说法真绝了。

    “毙了正常,不过这个故事不错,就是现在拍不了。”

    冯裤子的《大撒把》后来在91年拍摄,92年上映的,票房不错,捎带着还捧红了徐凡。

    说起来,冯裤子写的这个故事,在风格上和王硕非常接近,说白了,冯裤子最开始的创作,受王硕的影响太深了,但是整体的架构没毛病。

    “不过,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来讲这个故事啊!”

    叶静等人没明白,等着易青的下文。

    易青解释说:“《大撒把》这个故事说的是妻子丈夫出国,视角对准的是留在国内的另一半,上面之所以毙了这个剧本,要我看根本就不是什么鼓励婚外情,不健康的,归根结底,这个故事流露出来的,有点儿鼓励出国的意思,你看最后的结尾,女人出国找自己的丈夫去了。”

    王硕听着,觉得有点儿道理:“听着是这么回事儿,可你要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讲故事,不会是将主视角对准出国的那两位吧?讲他们在国外多不容易?”

    意思差不多了,但这么着也不行。

    “要是这么拍的话,咱们不也是肤浅了吗?现在人人脑子里都想着出国,都觉得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咱们要是单纯的把中国人到了国外的生活给拍成了水深火热,人们能相信吗?”

    “那你说怎么办?”

    写,王硕是行家,可是要说到拍电视剧,他现在就是一外行。

    “首先第一点,要是拍这个故事,就得直接去美国取景。”

    叶静闻言皱眉:“这个太难了吧,国外取景,得花多少钱啊?”

    易青笑道:“所以,你们得拉着郑小龙,他媳妇儿现在在国外上学,他为了能过去团聚,都跑美国开录像带租赁店了,他如果愿意牵线搭桥的话,到时候,你们继续跟着中心合作,那位赵主任是个好大喜功的,到时候,你们就山呼海啸的一通吹,他肯定愿意。”

    要不说人家能成事呢,瞧这脑子,什么人都给算计进去了。

    “然后呢?”

    “然后就是故事本身了,先设定男女主角,比如两口子去国外打工,身份定的高雅点儿,比如,两口子都是音乐家,以为到了美国之后,能凭借着自己的手艺混的风生水起,结果人家根本就不搭理,最后,只能餐馆,工厂上班。”

    王硕道:“这不还是一样吗?中国人到了美国过不上好日子。”

    “错了!人家那不叫过不上好日子,叫艰苦奋斗,接下来,可以让男主角获得一点成功啊,变成有钱人,拿到了美国绿卡,在美国开了一间小工厂,但是,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得让他倒个血霉,比如,媳妇儿跟着人家跑了。”

    “还是婚外情?”

    “在国内那叫婚外情,但是这事儿发生在国外就不一样了,那叫收了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荼毒,明白了吗?”

    奈何老子没文化,一句“卧槽”闯天下。

    王硕觉得现在一句“卧槽”都不足以表达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了。

    就这脑子,人家不牛掰,谁特么牛掰啊!

    “接着往下说。”

    还说?

    说什么啊?

    都说了这么多都不够?

    海马文化网罗那么多编剧,作家是白吃大米饭的啊?

    “小易!要不咱们找个安静的地方,你跟着我们好好说说。”

    马伟都听着易青说,就觉得这个题材不错,现在出国热,人们都削尖了脑袋往外跑,之前他们想拍的《大撒把》就是反应这个社会热点的,只可惜上面给毙了。

    但是如果按照易青的这个思路走,不拍国内的留守人员,镜头对准在国外的那些人,在把这个故事给完善一下的话,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