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奥运会又来了(1 / 3)  华娱之黄金年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m.biquwenx.net
    能说的易青已经全都说了,甚至连亚视那边的节目录像带都拿回来了,就算现在国内的电视工作者再怎么缺乏娱乐精神,可照猫画虎总可以吧?

    再说了,等到这个节目正式筹备的时候,亚视那边还会派人过来协助,易青是真的不想掺和了。

    本来重生一次,就该好好的享受生活,锦衣玉食,温香软玉,再生一大堆小崽子,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这才对得起上天的恩赐,结果,乱七八糟,各种各样的事,压得易青脑袋都是晕乎乎的。

    “王台长,阮主任,您快饶了我吧,能做的我都做了,剩下的您二位自己拿主意行不行?”

    易青说完,起身就要走,阮若林见状,道:“嘿!你急什么啊!?”

    “急什么?有跟您二位在这儿磨牙的功夫,我还不如回家看奥运会呢!”

    没错,就是奥运会!

    易青在怀来的时候,惦记的就是这个。

    易青重生那年是1984,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重回奥运大家庭,只可惜当时易青忙着赚钱,根本就没顾上,等意识到这场盛会的时候,已经给错过了。

    至于四年之后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则是易青有意识的给忽略了。

    易青也算是个体育迷,兵败汉城这桩惨案,前世虽然没经历过,但是,却也了解的很深,大概不光是他,任何一个关心体育的国人提起1988年汉城的那个夏天,总会习惯性的跳过,谁也不愿意回忆。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败得到底有多惨?

    看金牌总数就知道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队第一次参赛就取得了15金的好成绩,排名金牌榜第四,而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中国队的成绩直接跌破前十。

    单看账面成绩,五块金牌,十二块银牌,十三块铜牌,金牌总数排名世界第十一。

    这成绩差到难以想象,说句寒碜人的话,在后来的雅典奥运、京城奥运这几届成绩出色的奥运会里,中国代表团都有过一天拿五块以上金牌的“幸运日”。

    反过来说,汉城那届的中国奥运代表团,十四天里拼了老命,都没有后来某个“幸运日”一天金牌拿的多。

    纵向比较完,再来横向比较,我们的“好邻居”韩国,当年的“东亚小兄弟”,在这届奥运会上异军突起,虽然坐拥主场优势,裁判丑闻闹了一箩筐,金牌却是实打实上涨明显,十二枚金牌雄踞世界第四,让他们一下子成了“亚洲之光”。

    以至于,当年韩国的一些媒体记者,大概赢的也有点飘了,还发出了“京城亚运会继续战胜中国”的豪言。

    对于中国体育迷们来说,这样的糟糕成绩,当时怎么也想不通。

    毕竟,四年前的洛杉矶奥运会,当时第一次参赛的中国被普遍看衰,谁知却大放异彩,拿了十五块金牌,给了全国人民一个巨大惊喜。

    而到了四年后,汉城奥运会开幕前,当时国人的心理预期,绝对是高度爆棚,确实,倘若复盘一下汉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阵容,那真是想不自信都不行。

    首先,洛杉矶奥运会上的优势项目,到了汉城依然牛气冲天。

    女排不用说,汉城奥运会前,那是无人超越的五连冠了,而且1988年,最强的对手古巴女排没有参赛、中国女排等于少了最怵的强敌,夺冠理论上手到擒来。

    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席卷五金的中国体操队,四年后依旧保持强势,楼云、李柠等人星光灿烂。

    优势项目跳水,更是在1987年的跳水世界杯上大放光彩。

    另外还出现了柔道、田径等新的金牌增长点。

    特别是新加入奥运大家庭的乒乓球,更是中国体育绝对的富矿。

    事实上,一直到1987年,中国体育健儿就获得了十五个奥运项目的世界冠军。

    以这个成绩来对照汉城奥运,中国代表团就算是个别队员因为大赛压力发挥失常,理论上也该有十块金牌进账。

    所以,比起洛杉矶奥运会的被看衰,汉城奥运会上的中国代表团,一亮相就是无比高光。

    就连来自宝岛的记者,等到自家选手拿到跆拳道金牌后,就把所有的采访资源都投入到内地运动员的身上,天天追踪报道,就等着拿金牌。

    没想到等来等去,只等来了五块,他们也颇为意外。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得说个客观原因,非常直接的一条,那届奥运会,中国队员确实遭遇到了黑哨。

    最典型的就是男子跳水比赛,此前美国选手洛加尼斯比赛中头部撞在跳台边沿上,身受重伤。

    结果这哥们愣是以超人的胆略,继续参加第二天的决赛。

    如此悲情再战,洛加尼斯的每一跳都被形容为“拼死一跳”,裁判给洛佳尼斯的分数也奇高,这其中自然有非常多的感情分。

    虽然中国代表团一直表现出了高姿态,但洛加尼斯夺冠后,美国运动员和教练却跑过来与熊霓握手,直说“真正的冠军
最新网址:m.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