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5章,老太太(2 / 3)  从1994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四合院是不划算的。有这个钱还不如去买现代化的商品套房。

    虽然经历了“海南房产热”。但商品房在这年头还不算耳熟能详,大家都还沉浸在排队等待单位分房的氛围里头。

    请几人在一家西餐厅高雅了一翻,等到林义把龚敏打发走后,那祯才问:“她是你手下?”

    那祯本来还想问,除了书店你是不是还做了其他生意,才一年怎么这么有钱了。

    但临到嘴边又想起了那些古董,就把话吞了回去。

    她不想让林义误会自己。

    “嗯,我堂姐在部队的战友,现在帮着做事,我毕竟还要读书嘛。”

    “真像你所说,这个四合院的价值以后会翻倍?”

    对于林义的事情,他既然不想说,那祯也不会问。于是又把话题转移到了林义说过的“升值”问题上。

    说起前世林义开始关注四合院的升值问题。那还得从2013年邓文迪与传媒大亨默多克的离婚事件说起:

    2004年,默多克以每平米4万元人民币、总价1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购入,离婚时的四合院价格在1亿左右。

    那时候掀起的轩然大波,也让林义产生了购买一套的想法。只可惜当年自己的年薪跟不上这个涨幅,心思过了几年又消停了。

    “应该会的,你在京城呆了这么久,难道没发现这几年四合院一直在涨价吗?”

    林义知道,等过几年国家实行新的住房政策,四合院和房地产就会开始了它们的辉煌生涯。

    那祯回想起这几年四合院的价格,可以说是一路攀升。从八几年的几万块到如今的几十万。

    十年翻了十倍不止,顿时相信了几分。

    尤其是帮林义打探四合院的时候,发现也有一些人和她一样,在寻求购买,顿时觉得这种“升值”又靠谱了几分。

    “行吧,算你说得对,”

    说着说着,那祯想去外边逛逛,看能不能买只猫或者狗之类的,要林义帮着选选看。

    而当林义提出“有时间帮我留意其他四合院”时,只是斜了他一眼,说记住了。

    狗没有买到称心如意的。

    那祯不喜欢这些宠物类型的小犬,觉得还是她家里那种黄色土狗顺眼。

    于是她说有机会看能不能委托同学、朋友从京郊的乡下弄一只过来。

    至于猫咪,那祯就顺畅多了。

    逛了才没多久,就花了几块钱买了一只,回去的时候一路“小义”“小义”地叫着,

    那种铃铛似的悦耳笑声,在林义的抗议声中,爆发的频率明显增多。

    林义想从老太太这里拿一个四合院虽然没成功。但是在古董方面,却没有拒绝,甚至还有些大方。

    她精神抖擞地带着两人来到书房,说是书房,其实书没多少。

    但瓷器、古玩、字画却摆放的井井有条。

    老太太一进去就指着左边的那排架子说,“这边的你们可以看不能买,其他的你们给我估个总价。”

    “左边这些都是太太丈夫生前的最爱。”那祯看林义疑惑,小声解释。

    对古董,那祯并不热衷。顶多也就随林义看看,她现在对自家院子下面的地下仓库都还没清算过。

    只是放学回来,时不时去瞄一眼,看有没有丟。

    林义瞅着左边那一排架子上的十来件东西,眼睛都发出了万丈光芒。

    虽然大多数认不得,但有一件瓷器。林义怎么看怎么觉得像青花瓷。

    “太太,您这件是青花瓷吗,好生漂亮。”林义试探着问了下。

    “你个后生不诚实。”老太太的眼睛眯了一下,然后从靠椅上站起来,摸着瓷器说:“不过它确实是青花瓷。这个是我先生生前的最爱,都在这个位置摆放了二十多年了。”

    这个二十多年肯定是有水分的,要是那十年你敢这么摆,怕不是早就被带走了,或砸烂了。

    但从这句话里,林义也得知这件青花瓷应该是他第一任丈夫的。想想也对,只有那种文化人才会钟爱它,视如己出。

    后面那个整天“打打杀杀”的六子,喜欢这东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算喜欢,估计也更爱它的经济价值。

    但那个时候的大环境里,它也难有什么变现的价值。

    对着左边的十来件东西过了会眼瘾,林义才开始看其他东西。

    说句实话,对字画类的东西,林义懂的不太多,好几幅字画一路看过去,都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

    林义这个时候在想:华哥要是在这里就好了,估计三天三夜会睡不着觉的吧。

    三十一件东西。林义一一开始作价,便宜的几百,大多数都是几千,而有一些也估到一两万。

    “太太,12万块钱我全部带走。”

    林义对这个价格其实也在打鼓,因为心里没底。他就觉着其中两件瓷器再过十年可能值个几百、上千万。

    而其他的文房四宝、字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