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章,走(2 / 7)  从1994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考到哪里了,有没有考到京城啊?要是考到京城就和那祯有个照应了。

    当林义说报的羊城那边的学校时,也是连连称赞,直说林义爸妈没这福气。

    说了好多家常。要是搁以往,林义最不喜欢和村里妇女这里长、那里短的在背后议论人家。

    但今天林义却听得津津有味。

    比如谁过世了,谁家又有了新媳妇,谁又发了财了,谁家孩子有出息了,谁偷汉子创了新纪录然后被村里人联合赶走了云云。

    林义当时没听懂,偷个汉子还被全村人赶走的?这不合法啊。

    没想到那祯妈一脸鄙视的说:“隔壁村罗家女人在村里干起了“勾栏”的生意,15块钱一天,还陪着去隔壁金石镇泡温泉。

    听说三个月内被20多个村里媳妇先后踏破门槛,说是嘴角都被人用剪刀撕烂了。

    后来闹大了,警察都来了,罗家女人被带走了,但没一个月又放了回来,说是证据不足,那些臭男人都没指证他,只是说一时糊涂,没有交易。”

    啧啧,林义听到这档荒唐事,却也不得不佩服这罗家女人。有本事啊,竟然那么多男人没一个背叛她的,也许那些男人也怕进局子吧。

    但林义觉得还是有些不对,现在执法可严了,却又说不出个七八。

    不过回想起那女人,虽说是农家妇女,却也的确有着几分与众不同,只是可惜了,男人死的早,养活三个读书的孩子确实不容易。

    也许是后来人的缘故,接受过金钱世界洗礼的林义虽不喜欢却也没特别反感,都说笑贫不笑娼,更何况人家也有苦衷不是。

    但可怜之人也必有可恨之处的吧。

    当然了,这样的女人林义是搭理都不想搭理的,多说一句话都觉得污染空气。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我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尊重你说话的权利”,对这类女人,林义大抵也是这么个看法。

    那祯爸妈打小就喜欢林义姐弟,小时候经常开玩笑说要是自己的就好了,死活留着吃了晚饭才让走。

    饭后,到村里转了一圈。被大火烧掉的院子有了新气象,在原来的地基上新出现了一栋栋红砖房。

    但多数只有一层、或一层半。偶尔有家三层的,村里八卦都说,那家门槛都被媒人给踏破了,非常受欢迎。

    林义又见到了那个卖姜的“黄金单身汉”,今年他又种了很多生姜,虽说价格没去年好,但相比“卖谷子”还是划算蛮多。

    同时也见到了他媳妇,虽说是二婚嫁给他,但那份姿色、那份贤惠村里人都说他赚到了。

    林义站在“和龙派”的马路边上时,刚好看到这女人挺着个大肚子给“黄金单身汉”送水,看那肚子鼓鼓的模样,应该有七八月了吧,快生了。

    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子路,上了茶叶山。林义碰到了小学兼初中同学,阳雅,两人即是小时候的玩伴也是经常打架的冤家。

    记得三年级曾经是同桌,林义特别乖张,在桌子上划了条“三八”线,而且这条线非常霸道,让林义占了整个桌子的五分之三。

    当时总是盯着这条线,只要人家“越界”,就用笔戳,搞得小女孩一天到晚,右臂弯的袖子都是圆珠笔的痕迹。

    以前阳雅只会哭,后来被别个教唆多了终于爆发了,把林义脖子、手背都抓花了好几道口子。不过她怎么斗得过林义,被压在课桌下打了好久。

    现在每每想起小时候的霸道蛮横不讲理,林义都有些愧疚。

    “现在茶叶多少钱一斤?”

    “现在是夏茶便宜的很,两块一斤,”阳雅转头看到林义也是意外,又有些欢喜,因为好几年没看到了。

    “这么便宜啊,你们请人摘不是也得付八毛一斤?”

    夏天的湿茶卖得这么廉价也让林义诧异不已。这价钱抛去施肥、除草、除虫等成本,真的没什么赚头了。

    “是啊,夏茶比不得春茶十多块钱一斤,不过每天有点收入比呆家里强。”

    这这话让林义自然地想起了这酷暑天,三十八、九的高温,真的是一件辛苦活。

    问她为什么今年回来这么早。

    她说自从初中毕业出去就没回来过,有些想家了。同时也说,不想到中山那边的电子打工了,正想着换地方。

    林义也是好奇她的工资,问她多少钱一月。

    提到这,阳雅停顿了下,说:刚出去由于未成年、没身份证,跟着熟人做,一个月差不多140块的样子。

    后来听别人的建议,瞒报年龄,做了一张假的证件。每天加班到11点多,大概有350块的样子。

    她说第一年特别苦,总是不习惯,经常被领班揪辫子、穿小鞋,后来学会了送礼、请吃饭,领班对她才好起来。

    有时候自己完不成的“规定工作量”,领班就会把别人的一部分评判为“不合格”产品,然后趁下班划拉给她。

    说到这里的时候,阳雅笑着说:“三年下来,我们都成了好姐妹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