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爱多手底下见真章。
对此步步高电子只回复了五个字:胡老板是谁?
其实这样回复,也是林义故意的,把双方矛盾激化,本身就是一种高明的炒作,尤其是步步高电子这种牛逼哄哄的清高,简直是广大消费者最爱看的热闹。
很简单,炒作能让步步高电子知名度更大。
对此,胡老大又是长篇大论的胡咧咧。
不过步步高电子依然只回复几个字:弱者的自卑…
这就吊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胃口了,一夜之间,很多媒体把步步高电子的发言当成了口头禅,动不动就“你是哪根葱”“别哔哔”…
一时间让步步高电子和发言人名气大增。
和胡老大打完口水战,林义对关平和蒋华说:“对爱多得盯紧点,不是说他还有个合伙人吗,多收集点信息,到时候我们给它来一发。”
其实事件到此已经很明朗了,但是也有个难点在:如何让“京城”青年报登报致歉。
这个才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不然声誉的损失,会让步步高电子在这个关键当口寸步难行。
但是想要这些自命清高,又是这么好的事业单位的大报纸服软,就凭步步高电子现有的硬实力行吗?
答案是肯定不行的。
说不定不只是不行,人家捏着杀人不见血的笔杆子,凭借京城青年报的地位,掌握着舆论这个大杀器,说不定步步高电子会进一步被玩残。
林旋打来电话了,介绍了她的大学老师给林义认识。
为此,挂断电话后,直接命令京城的唐慕赶紧联系“经济日报”的总编辑艾先生。然后再通过后者的引荐,直接向中宣部领导汇报。
接着林义一行人马不停蹄的赶往京城面见艾先生,酒足饭饱后,摸了摸口袋里的厚实,后者给林义支了一个招:
“现在正是国家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关键时候…”
林义和蒋华瞬间懂了,三峡库区的宣传、引导工作一直是中宣部在负责,也是现在的头等大事。
如果步步高电子能作为一个负责的社会企业,在这里贡献一份力量,不仅眼前问题能够解决,还等于和中宣部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就在蒋华着手去有关部门汇报情况的时候,于思明和葛律师来到了京城。
因为事态紧急,越多拖一天,就会对步步高电子不利一分。商量一番后,由蒋华、和葛律师以及于思明联手写一份“关于步步vcd漏掉事件真相的紧急报告”。
同时以步步高电子的名义和港资代表的名义,在艾先生的引路下,一式八份,分别呈给中宣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
同时死马当活马医,写信给中央领导,向他们做出汇报。
事件的第一天没有消息。
第二天还是没有消息。
第三天还是没消息…
此时外界那些持观望态度的媒体也开始煽风点火。尤其是胡老板为了争夺步步高vcd的市场份额,更是公开宣称:步步高电子不是一个负责的企业,广大消费者应该有一颗雪亮的眼睛…
对此,林义吩咐蒋华采取了按兵不动的策略,现在扯皮没用,关键在于“青年报”能否服软。
第四天还是没有消息。而外界已经形成了一片倒“步步高电子”的舆论风潮。
这几天不仅步步高电子产品卖不出去,经销商大量退货;就连一些供应商都开始坐不住了,也纷纷通过电话打探底细。
甚至出现了一些供应商小规模拉横幅到公司门口讨债的危机行为…
面对如此种种,林义虽然表面稳如泰山,其实内心也是焦躁不安,他知道,一个不慎,步步高电子就将毁于一旦。
此时,蒋华也非常着急,不得不再次出面澄清,同时又拿出“录音笔”面向广大媒体…
第五天,雪上加箱的消息传来了。
在此关键时刻,“京城青年报”竟然有恃无恐地继续刊文说:这是一个媒体人的良心…
这天晚上,拿着宇宙青年报的潘文清在自责和被侮辱的愤怒中回到房间,反锁上门,先是写下了血字署名的遗书,然后把满满一瓶安眠药吞了下去。
他准备以死抗争,以死证明步步高电子的清白。
躺在床上,他给关系最好的媒体朋友打了一个长长的电话,抱怨某报纸太黑,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
电话还没打完,突然没声音了。那头的媒体人心想:坏了!
顿时吓了个半死,只得赶紧与步步高电子沪市办事处联系,然后通过办事处联系到林义和蒋华。
接到电话,正在吃饭的林义看了看周边,果然去上厕所的潘文清还没回来,赶紧站起来焦急地大喊:“打120,去潘文清房间。”
潘文清被救护车送去了医院,一直全程旁观的艾先生不发一言,默默转身离开了。
回到家后,艾先生沉默地坐了会,然后开始执笔,花了约摸半个小时写完,然后又检查了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