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4章,针锋相对(2 / 3)  从1994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人羡慕的、成堆的高新技术相比,和整个代工行业的未来巨大红利相比,区区1700万又算的了什么!

    其实,林义也隐隐知道,或者说,很多有识之士都隐隐明白,其实在这件案件中,有关机构是无形之中偏向北极光微电子公司的。

    毕竟一个是内地本土非常具有潜力的高科技公司,一个是湾湾企业。对致力于改革开放,赶上世界尖端技术的内地来说,有这种无形中的偏帮其实也是没什么可说道的。

    到了现在林义才恍然大悟。前生吧,好多企业的官司在内地都能打赢,自身实力固然最重要,其实也是占了“引进技术”这一国策的光。

    越这样想,越这样判断,林义就觉得自己分析的越对。

    比如,官司快要尘埃落定后,却少有大报纸在后面质疑,在后面说七说八。

    就连之前公开叫板北极光微电子的京城青年报,此刻虽然不甘的也在分析官司的种种情形,但到底是雷声大,雨点小,翻不出什么花样。

    当然了,林义更明白:如果北极光微电子不是在这种尖端技术行业有所作为,又或者北极光微电子在这次官司中表现的很平庸,那有关机构也不会偏帮。

    毕竟内地大企业、明星企业多如繁星,谁还会把过多精力放在你这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公司上。

    毕竟与世界接轨之际的大环境下,一切东西,至少明面上都要说得过去。

    官司要有定论了。

    林义还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憔悴的郭老板在今早的富士康内部高层会议上,面对几十双眼睛罕见的沉默了。

    而沉默过后,郭老板宣布了一项公司战略:要把富士康的生产工厂逐渐往内地省份转移。

    有下属不解问:为什么?

    现在中国最有潜力的经济中心就是珠江三角洲,而内地大部分省份都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这不是相当于放弃满汉全席去啃糠咽菜么?

    谁甘心?谁愿意?

    会议室内的下属们怎么想怎么觉着都不划算,怎么看怎么都看不明白。

    面对手下质疑,一向强权的郭老板这次罕见的没发火,而是喝一口茶耐心讲:

    “这次我们虽然受了天大的委屈和不公,但内地经济腾飞在际,要我们放弃这个大市场是不可能的。

    但这次事件,我思来想去、以及事后向一些朋友请教,才明白过来我们虽然官司是输给了北极光微电子,但其实我们也是输给了自己,也是输给了大势。

    我们在深城是干不过北极光微电子的。有北极光微电子在,我们在珠江三角洲的优势都会被制约掉...”

    经过这次官司,老郭同志一下子看明白了很多,深城机构不看好他,何必在那里投入更多的资金技术?中国版图那么大,不要计较一时得失,去其他省份不一样香吗?

    不过韧劲十足的郭老板也不是那种一下子就泄气的人,只见他随后召开新闻媒体表示:

    “这次我们失手了,不代表什么。在代工领域我们依旧是巨人,北极光微电子依旧是矮子,在今后的竞争中,我们要给他们好好上一课,做技术做生意:光会偷是不行的,光是嘴炮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面对郭老板重整旗鼓之后的叫嚣,北极光微电子也针锋相对的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消息不多,就4条:

    第一条,郑重宣布北极光微电子与摩托罗拉正式达成了手机整机的代工合作协议。

    林义授意这时候发布新闻发布会,目的就是赤果果打脸。你郭老板不是自喻为代工巨头吗?我们不是矮子吗?

    那好,我先从你自认为的基本盘里分一杯羹再说,就看你气不气。

    第二条,北极光微电子宣布分别在米国和欧洲成立办事处,目的是和世界巨头公司方便业务往来。

    北极光微电子的此举意图非常明显:你富士康不是要竞争吗?

    那我们北极光微电子怡然不惧。就算你不竞争,我们都已经摆明架势要在世界范围内和你郭老板抢食了。

    第三条,由于上次第一批试单圆满的达成了苹果公司的要求。北极光微电子现在和苹果公司进一步达成了合作协议,下一步将会组织部分电脑元件的代工生产线。

    我们北极光微电子的目的非常明确,希望以此为契机,将来能为苹果公司代工电脑整机...

    第四条,面对众多媒体的提问,王欣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过去一个月在欧美除了购买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相关专利外,其实也在和一些世界级巨头进行业务谈判。

    有媒体紧着追问,“王经理,请问能说的具体一点吗?有欧洲媒体报道说,它们在诺基亚门口看到了你的身影,请问这是不是意味着北极光微电子要和诺基亚达成合作协议了?”

    王欣抬手微压,示意会场安静,然后笑着表示说,“确有此事,我们和诺基亚虽然还没有就手机代工达成最终协议。

    但双方也在切磋相关细节之中,希望不久的将来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好的消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