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九十四章:宴席(2 / 3)  皇兄何故造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尹王则是看了一眼刘德,吩咐道。

    “前头带路吧……”

    …………

    十王府内,朱祁镛看着老神在在的自家父亲,神色之间,颇有几分忧虑,踌躇片刻,他还是张口问道。

    “父王,尹王叔祖毕竟是长辈,您尚在禁足,不去迎接也便罢了,我也称病不去,是否有些过于怠慢了?”

    老岷王是太祖子嗣中,最后一位在世的,他死之后,整个大明宗室当中,辈分最大的,其实就是尹王这一辈了。

    按理来说,尹王到了京师,如果不是因为直接就被禁足了,那么在京的一众宗室子弟,起码都该过来问个安才对。

    作为朱瞻墡的儿子,朱祁镛向来受到十分良好的教育,这种违心失礼的事,他自然于心不安。

    “无妨……”

    朱瞻墡原本并不打算多说,但是一抬头,忽然看到朱祁镛矛盾的眼神,他忽然又改了主意。

    作为他的嫡长子,朱祁镛才学并不算出众,但是十分孝顺,所以,朱瞻墡也十分喜爱他。

    在京师的这一年多以来,很多事情,他都并不对朱祁镛多言,是觉得没有必要。

    但是如今,朝廷的局势变化越来越大,襄王府牵涉其中,越来越难以独善其身,那么有些事情,就得提前准备了。

    因此,想了想,朱瞻墡道。

    “镛儿,知礼懂礼是好事,但是,身在朝中,须得小心谨慎,察言观色。”

    “如今我被禁足府中,正是韬光养晦之时,如若这个时候,太过高调的话,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何况,这位尹王一方面向我寄信,询问京中情势,另一方面,又跟岷王同乘而归,如此作为,我若没有丝毫的反应,倒显得咱们没有脾气,不利于之后的往来,明白吗?”

    朱祁镛想了想,罕见的没有说话,这让有心教导他一番的朱瞻墡有些生气,道。

    “你没听到父王的话吗?”

    这话明显有些不悦,平日里,朱瞻墡虽然宠爱朱祁镛,但是,父子二人也十分看重礼节,朱瞻墡可谓是积威甚重。

    因此,听到这话的口气不对,朱祁镛虽然心中犹豫,可还是道。

    “儿子明白,谢父王教诲。”

    只不过,不知为何,他的眉宇之间,却忍不住闪过一丝愁绪。

    然而,朱瞻墡却并没有将这点异常放在心上,站起身来,澹澹的吩咐道。

    “好了,人差不多也应该到了,随我出去见见吧!”

    “是……”

    …………

    十王府占地庞大,在经过胡濙亲自出面协调之后,襄王将东侧的大部分地方让了出来,自己则是住到了西侧的跨院当中。

    跟着襄王府长史刘德转过廊下,尹王便瞧见了襄王和朱祁镛二人,站在花厅前头迎候着。

    两对父子隔着不远遥遥相望,襄王顿时快步迎了上来。

    “小侄朱瞻墡,见过王叔!”

    “远道而来,王叔辛苦了,小侄禁足在府,未能出门远迎,实在是失礼,还望王叔见谅……”

    看着热情的襄王和他背后略显拘谨的朱祁镛,朱颙炔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但是很快就掩饰下来,笑道。

    “不必多礼,反正接下来的这段日子,你我都禁足在十王府,倒也不差这些虚礼。”

    “啊?禁足?”

    朱瞻墡抬起头,似乎感到有些诧异,问道。

    “怎么,王叔见过陛下了?”

    “襄王爷不知道吗?”

    看着揣着明白装湖涂的朱瞻墡,朱颙炔反问一句,却也没有等他回答,而是继续道。

    “此事说来话长,襄王爷不会打算,让本王在此处与你聊吧?”

    “失礼,失礼……”

    闻听此言,朱瞻墡似乎刚刚反应过来,连声道。

    “小侄见到王叔,太过高兴,一时之间竟忘了王叔一路风尘,是小侄之过,王叔放心,小侄早在临湖小筑备了薄酒,请王叔跟我来……”

    临湖小筑,虽然叫小筑,但是实际上,面积却不小。

    几人来到早就布置好的宴席上坐下,朱颙炔打量了一下,如今已经渐入秋日,湖中波光粼粼,偶有飞鸟荡出层层涟漪,远处沿湖种着枫树,枫叶渐红,自是一片秋日美景。

    这种宴会,按理来说,应该安排歌舞相伴,但是,看着这小筑中寥寥无几的侍奉之人,朱颙炔心中大约猜到了什么,不过他却并没有多说,只是慢条斯理的跟襄王谈些京中风物,拉着家常。

    酒过三巡,看着酒足饭饱后明显有些恹恹不振的朱勉塣,朱瞻墡眸光一闪,道。

    “洛阳王的脸色看着不大好,看来这次进京,一路倒是劳累了!本王府里有上好的大夫,一会遣了过去,为洛阳王诊看一番,如何?”

    这话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朱颙炔心中明白,却不点破,而是顺着他的话头,开口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