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劝不住的于谦(3 / 3)  皇兄何故造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几分,道。

    “想陛下登基之初,听言纳谏,凡朝中大事,必与群臣商议,然后行之,但有不妥之处,必定详加商议,再三斟酌,深恐有遗漏之处,以致影响朝局民心。”

    “然则自去岁以来,陛下心性渐改,听言纳谏之时越来越少,独断专行之事越来越多,从当初令科道不得随意参奏,再到临时决定召诸王入京,处处可见此迹象。”

    “近日以来,这种趋势越发严重了许多,至于如今,涉及国政之大事,陛下都不同臣下商议,一言而定,长此以往,陛下专断之心一成,朝局危矣!”

    “故而,今日于某在此求见陛下,是为了皇庄之事,可也不单单是为了皇庄之事!”

    这话一出,俞士悦就知道,彻底没啥希望了。

    于谦这个人,什么都清楚,但正是因为他什么都清楚,所以才最是让人无从着力。

    若是今天于谦仅仅只是为了皇庄之事而来,那么或许凭他刚刚的那番话,还能劝的下去。

    但是,现在于谦摆明了就是要把事情闹大,刚刚俞士悦问于谦,他到底是想要劝谏皇帝改变主意,还是就单纯是为了顶撞皇帝,他本来是个反问。

    可现在于谦的态度,分明是告诉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要顶撞皇帝!

    只有这样,才能让皇帝意识到,乾纲独断会引来朝臣的激烈反弹,进而才会在之后的朝局当中更加谨慎行事。

    于谦打的就是这么个盘算,自然再如何劝都没有用。

    心中升起一阵无力感,俞士悦踌躇着,道。

    “可是廷益,你这么做……”

    话只说了半句,于谦便以明白他要说什么,摇了摇头,道。

    “于某的确看重清名,但是,若是能够劝得陛下迷途知返,那么,就算是背负骂名,又能如何?”

    “我一生行事,但求无愧于心,能为社稷尽绵薄之力,余愿足矣……”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