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0章 国产魔幻电影的大门(2 / 3)  肌肉大导演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影里,能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武术、戏曲、杂技、马戏团杂耍、舞蹈等多种艺术的联系。」

    「洪胖子对功夫电影的贡献,一点都不输给那三位。」

    聊着天,电影也正式开始了。

    电影开头,就是一段背景介绍,估计是怕观众看不懂。

    「好贴心啊。」

    「陈导人还怪好勒~」

    常胜将军光明和公爵无欢是一对冤家,还有一个命运的使者——满神,最爱的就是和人打赌。

    这个角色适合周润发来演,也不用叫啥满神,直接叫赌神。

    然后主角馒头就出场了,不对,是年幼的倾城和无欢。

    或许是为了炫技,诗人全程都是两三条故事线一起在推进。

    画面不得不说,很唯美。

    但剧情,是真的很简单,可又让人看不懂!

    听起来很绕,电影因为时长的缘故,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好故事,所以出场角色之间是相互有关系的。

    特别是主角,会和多个角色有互动的关系,因为他是故事的开始。

    主角张佰芝除了和光明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她和其他人物的关系都是单向的。

    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这个主角显得很不重要。

    就是那那都有她,可是她好像跟废的一样,就不断被发生故事,一点主观能动性都没有。

    当然,诗人的本意有可能是表现人在命运前的无能为力。

    但这对观影效果而言是致命的,因为观众最容易代入的就是主角的视角,这种东一头西一头的剧情推进,就会让观众跳戏,始终无法融入到电影氛围里。

    而且这还间接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谁是男主角?

    昆仑?

    全程像是藏在八楼的2路公交车下的阿杜,也许有心酸,但主角真看不见。

    光明大将军?

    他倒是和女主倾城的关系是双向的,可从观众的上帝视角看,他纯纯一个西贝货。

    无欢?

    bt一个,不提也罢。

    所以,在电影的前30分钟,观众会陷入到一个游戏,那就是:猜谁是男主角。

    按照电影120分钟算:开幕30分,发展60分,高潮30分,大

    致比例是1:2:1。

    观众猜完男主角后,总该进入正题了,于是在前30多分钟的双线故事(倾城线和昆仑线),终于完成合并。

    不过还没等观众缓口气,在影片37分昆仑跳崖结束,再次分开。

    没错,你没看错。

    男女主角在影片已经进行了四分之一才相遇,遇见不到四分钟就爱上了然后分开。

    观众看完当然是一脸懵逼:

    开始了吗?不,已经结束了。

    按照经典的剧本构造:三幕剧。

    这时就是第一幕结束,转向第二幕,到了第二幕,其实这里的故事也很简单:

    鲜花盔甲是找到它真正的主人。

    更让观众的头大的事情发生了,因为第一幕是两条故事线,在这一幕有三条故事线:倾城线、昆仑线和无欢线,两两彼此交织,却始终没有合并在一起。

    从观众观感来看,就是一张乱七八糟的网,一会儿这,一会儿那,到处都是线,可到处都是洞。

    能看出诗人的野心很大,但故事都讲不明白,野心终究会变成笑话。

    而且在这一幕里,诗人开始玩隐喻,什么笼子、风筝、羽毛啊。

    这个思路是对的。

    因为隐喻的确可以帮助影片节约解释的时间,可问题是,观众连剧情都没理顺,哪还有时间去注意隐喻?

    第二幕结束,整个放映厅里鸦雀无声,大家都没看懂,但又害怕只是自己没看懂,所以不敢发出任何的质疑声。

    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幕,也就是最终幕开始。

    当第一幕用了42分钟,第二幕用了57分钟,于是,留给第三幕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或者说留给诗人翻盘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如果,他能在仅存的时间里,将故事给圆回来,也没问题。

    但……

    讲故事,真不是第五代导演的优点。

    于是,整个第三幕开始的节奏就成了:

    冲!冲!冲!

    从99到105分钟,陈导真的是硬拉,把三条线硬扯在了一起。

    主角们集中在这六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强联系:

    昆仑获得盔甲,昆仑去找倾城,昆仑和倾城救光明,无欢审判光明杀王,昆仑说出真相,倾城和光明分手,昆仑和光明获罪。

    6分钟,六个点。

    在这六分钟里,故事节奏开始像脱缰的昆仑奔跑起来。

    你以为在接下来的时间都如此吗?

    不,剧情却在电影的105分嘎吱一声硬刹车,开始散步。

    因为从105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